中国大百科全书.5,di-duo/《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主编
标准编号:978-7-5000-7958-3   
主要著者:《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主编   
团体著者:《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 zhong guo da bai ke quan shu zong bian wei hui 主编  
出版信息:       
载体形态:5-600页 : 图,地图 ; 29cm
价格描述:CNY250.00
主题词:百科全书  中国  
相关资源:
 

内容摘要

本书共收条目约60000个‘插图约30000幅,地图约1000幅。由条目标题、释文和相应的插图、表格、推荐书目组成。条目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附有汉字笔画索引、内容索引。介绍古今中外各学科、各领域的知识。
文献条码 索书号 状态 所属分馆 所在馆 馆藏地点 架位号 单价 套价 入库日期 操作
510824000031050 Z227/0056 在架 苍溪县图书馆 苍溪县图书馆 总馆特藏书库 CNY250.00 CNY250.00 2017-03-10 登录
订购年份 验收类型 验收期数 验收数量 验收日期
未找到数据
000    nam0
001 __ 01CN00339297@CSLN
005 __ 20120521160449
010 __ ■a978-7-5000-7958-3■b精装■dCNY250.00
010 __ ■a978-7-5000-7958-3■b精装■dCNY8000.00(全32册)
100 __ ■a20090508d2009    ke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ab  f   001yy
106 __ ■ar
200 1_ ■a中国大百科全书■h5■idi-duo■b专著■f《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主编■9zhong guo da bai ke quan shu
205 __ ■a2版
210 __ ■a北京■c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d2009.3
215 __ ■a5-600页■c图,地图■d29cm
330 __ ■a本书共收条目约60000个‘插图约30000幅,地图约1000幅。由条目标题、释文和相应的插图、表格、推荐书目组成。条目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附有汉字笔画索引、内容索引。介绍古今中外各学科、各领域的知识。
606 0_ ■a百科全书■y中国
606 0_ ■a百科全书
690 __ ■aZ227■v4
711 02 ■a《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4主编■9zhong guo da bai ke quan shu zong bian wei hui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简 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是中国科学文化事业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并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负责此项工作。此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各分卷陆续出版,至1993年,全书所有学科卷出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出版结束了中国没有百科全书的历史,被誉为“中华文化的丰碑”,成为20世纪末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繁荣发达的一个标志。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出版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世界各个领域的知识大幅更新。因此,新一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经国务院批准于1995年12月正式立项。之后,新闻出版总署将其列入 “九五”、“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并成立了以周光召为主任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总编辑委员会。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又将《中国大百科全书》列为“国家重大出版工程”。经过全国专家、学者和编辑出版人员长达14年的共同努力,《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于2009年4月正式出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一部全面介绍人类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百科全书。全书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变化、内容深入浅出、阐释准确科学,是一部适合大众、服务社会的实用工具书,是发展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一项基本建设。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面向21世纪反映国家科学文化水平的新一代百科全书。全书内容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军事科学等各个学科和领域古往今来的基本知识。不仅涵盖了全人类科学文化成果,而且注重对悠久的中国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和科学技术成就的传承,尤其是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风格的百科知识宝库。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总卷数为32卷(正文30卷,索引2卷),共收条目60000个,约6000万字,插图30000幅,地图约1000幅。全书内容以条目形式编写,在继承第一版的编纂原则和编写理念的基础上,设条和行文更注重综合性和检索性,介绍知识既坚持学术性、准确性,又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具有可读性,适于中等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查检和阅读。这种百科性的参考工具书,为全社会各个领域的读者综合运用人类已有知识成果,并继续有所创新提供了桥梁和阶梯。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作者选择始终坚持“让最合适的作者撰写最合适的条目”的原则。《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作为第一版的修订重编版,在尽可能选择第一版仍健在作者撰写条目的基础上,又聘请近年来在各学科领域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专家学者为作者。30年来,《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作者合计约达250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1100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47人中的25人,荣誉学部委员中的多数人,参加了编撰工作。可以说,目前中国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有代表性的重要专家学者,大多参加了全书的编撰。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在编排上按当代世界各国编纂百科全书的一般通行做法,全书的条目不按学科分类,而是按条头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使读者更加便于寻检查阅。从这一意义上说,它是中国第一部符合国际惯例编写的大型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风格,重视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科学技术成就和各方面情况的介绍,充分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成果,又反映近年来世界科学文化的最新成就和最新发展,以及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内容精简凝练,既涵盖过去,又注重现代;既放眼世界,又侧重中国;既重视基础,又关注前沿,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该书的出版,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