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H00261174 |
R245/0013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五龙镇分馆 |
|
CNY35.00 |
CNY35.00 |
2021-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010358
005 __ 20180819001924.0
010 __ ■a978-7-5591-0460-1■dCNY35.00
100 __ ■a20180819d2018 em 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210100
105 __ ■ay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针灸甲乙经■9zhen jiu jia yi jing■f(晋)皇甫谧著■g王颖点校
210 __ ■a沈阳■c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d2018
215 __ ■a177页■d24cm
330 __ ■a《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共10卷。此书不仅对针灸经络、腧穴、主治等从理论到临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整理,还对针灸用针之形状制作、针灸之禁忌、针灸经络、孔穴部位之考订、针灸的临床适应证、针灸操作方法,以及临床经验的总结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该书对针灸穴位之名称、部位、取穴方法等,逐一进行考订,并重新厘定孔穴之位置,同时增补了典籍未能收入的新穴,使全书定位孔穴达到349个,其中双穴300个,单穴49个,比《内经》增加189个穴位,即全身共有针灸穴位649个。由于此书理论学说一直指导着中医学、针灸学的临床治疗。提示针灸医生为病人施治时,必须掌握时机,根据病人的不同体质、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针刺艾灸的手法和技术。
605 __ ■a《针灸甲乙经》
606 0_ ■a针灸学■y中国■z晋代
690 __ ■aR245■v5
701 _0 ■c(晋)■a皇甫谧■9huang fu mi■4著
702 _0 ■a王颖■9wang ying■4点校
801 _0 ■aCN■b91MARC■c20180819
905 __ ■bH00261174■aTSG■dR245■e0013■f1
906 __ ■d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