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H00264438 |
TQ051.1/0001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五龙镇分馆 |
|
CNY180.00 |
CNY180.00 |
2021-10-27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2020016845
005 __ 20200330225014.0
010 __ ■a978-7-03-064140-3■dCNY180.00
100 __ ■a20200330d2020 em y0chiy011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y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流化床结构传递理论与工业应用■9liu hua chuang jie gou chuan di li lun yu gong ye ying yong■f李洪钟等著
210 __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0.1
215 __ ■a460页■d24cm
330 __ ■a本书首先回顾了流态化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历史和趋势,总结了流态化家族图谱及其转变速度,指出了流化床内流动结构对“三传一反”的决定性影响。然后在各章分别介绍了快速流化床、鼓泡流化床、湍动流化床、下行流化床的内部流动结构特征、流动结构的预测模型、结构与传递系数(曳力系数、传质系数和传热系数)的关系模型、传递与反应的平衡模型以及这些模型与两流体模型结合进行的计算机模拟过程以及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此外还对流化床进行加料和排料的U型气动排料阀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散料力学和流体力学原理提出了排料能力的理论预测模型。本书能对从事流态化科技研究和应用的读者提供流态化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流化床的计算机模拟成功应用于工业流化床的放大和优化操作提供正确的指导,为流态化学科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606 0_ ■a流化床■x结构■x研究
690 __ ■aTQ051.1■v5
701 _0 ■a李洪钟■9li hong zhong deng■4著
801 _0 ■aCN■b91CIP■c20200330
905 __ ■bH00264438■aTSG■dTQ051.1■e0001■f1
906 __ ■d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