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
H00268682 | R222.29/0016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县川剧团分馆 | CNY68.00 | CNY68.00 | 2021-10-27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
未找到数据 |
本书为《赵洪钧医学全集》分册之一。全书分为六个章节,作者将对《伤寒论》的研究置于中国文化大背景中,从逻辑学、科学学和科学哲学角度来阐述伤寒论体系的科学性、逻辑性,并进行了《伤寒论》和西医热病学的比较研究,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对《伤寒论》的一些概念和六经各篇、《伤寒论》要方、危证提出了新的见解,有助于人们对《伤寒论》的理解,以更好继承和发扬伤寒学。本书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中医院校学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
《赵洪钧医书十一种》11个分册分别为:
《赵洪钧医学真传续:方药指迷》
《希波克拉底文集修订版》
《内经时代修订版》
《近代中西医论争史修订版》
《医学中西结合录修订版》
《伤寒论新解:<伤寒论>的科学反思修订版》
《赵洪钧临床带教答问修订版》
《赵洪钧医学真传修订版》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修订版》
《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
《赵洪钧医论医话选》
赵洪钧,河北省威县人,1945年生,1969年毕业于原第七军医大学,后长期在原籍作临床工作。1978年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专攻东西方比较医学史,师从马堪温研究员。1981年毕业,毕业论文《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毕业后,在河北中医学院任教。自1990年左右开始,研究方向侧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在期刊杂志上正式发表的论文约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