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H00292577 |
TP393.083/0006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县职工活动中心分馆 |
|
CNY98.00 |
CNY0.00 |
2021-10-27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CAL 012019004557
005 __ 20190110162021.2
010 __ ■a978-7-5201-3912-0■dCNY98.00
099 __ ■aCAL 012019004557
100 __ ■a20190110d2018 em 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y a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的分级保护研究■Ada shu ju shi dai ge ren yin si de fen ji bao hu yan jiu■d= Research on the classified protection of personal privacy in the age of big data■f王敏著■zeng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8
215 __ ■a247页■d24cm
320 __ ■a有书目 (第209-237页)
330 __ ■a本书从第一层“保护谁”的角度,构建分级分类标准,将隐私主体从性别、年龄、职业、综合等维度分级;从第二层“保护什么”的角度,对隐私数据进行分级,区别对待各种类型的个人数据,重点保护敏感数据,并提出敏感数据的“定义模型与现实悖论”;从第三层“如何保护”的角度,重点对个人的自我保护作了探讨,调研中美“千禧一代”的隐私保护意识与行动的对比,并做统计学分析和对比,总结个性、归纳共性,提出“五大悖论”。对此,本书提出“以小数据思维应对大数据侵害”的策略,“对比、细分、溯源”,为个人隐私建立一道屏障。最后,本书指出,大数据污染是新技术的一种暴力与恶,为破除大数据时代的隐私魔咒,需要重构人与技术的关系。
510 1_ ■aResearch on the classified protection of personal privacy in the age of big data■zeng
606 0_ ■a互联网络■Ahu lian wang luo■x个人信息■x隐私权■x数据保护■x研究
690 __ ■aTP393.083■v5
701 _0 ■a王敏■Awang min■4著
801 _0 ■aCN■bNMU■c20190110
920 __ ■a21501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