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H00292718 |
G206.2-05/0025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县职工活动中心分馆 |
|
CNY98.00 |
CNY0.00 |
2021-10-27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CAL 012019073375
005 __ 20190606152013.3
010 __ ■a978-7-5201-4580-0■dCNY98.00
099 __ ■aCAL 012019073375
100 __ ■a20190606d2019 em 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新媒体传播伦理研究■Axin mei ti chuan bo lun li yan jiu■d= Study on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ethics■f牛静著■zeng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9
215 __ ■a247页■d23cm
300 __ ■a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330 __ ■a本书围绕着新媒体传播中的热点伦理问题、关键性伦理理论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学理性和前沿性,其主要内容如下:其一,从传播伦理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世界主义、民族主义等作为全球传播伦理的理论基础的争议点,同时在解决了种种疑惑之后,探讨了全球近80个国家媒体伦理规范中的共通性原则。这些内容在国内媒体伦理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其二,针对目前社交媒体下的“洋葱新闻”、“事实核查新闻”、“虚假新闻”等进行了反思,涉及到“洋葱新闻作为戏仿作品应当受到保护”、“事实核查新闻的创新实践”、“公众对虚假新闻的认知”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三,对社交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中的隐私伦理、社交媒体上人际交流中的隐私悖论、移动APP中的隐私保护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策。其四,将互联网上公众的言论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影响网民的不文明表达和政治不信任的影响因素。该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所得结论具有可靠性。其五,对反转新闻、隐性采访、精确新闻报道、虚假医疗广告等具有争议性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每一节都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与策略。
510 1_ ■aStudy on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ethics■zeng
606 0_ ■a传播媒介■Achuan bo mei jie■x伦理学■x研究
690 __ ■aG206.2-05■v5
701 _0 ■a牛静■Aniu jing■4著
801 _0 ■aCN■bNMU■c20190606
920 __ ■a21501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