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H00295925 |
B1-03/0011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岳东镇分馆 |
|
CNY88.00 |
CNY0.00 |
2021-10-27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143028
005 __ 20180714234133.0
010 __ ■a978-7-5426-6225-5■dCNY88.00
100 __ ■a20180714d2018 em 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310000
105 __ ■ay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行-得-通——道与身■9xing - de - tong—— dao yu shen■f燕燕著
210 __ ■a上海■c上海三联书店■d2018
215 __ ■a468页■d23cm
300 __ ■a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14BZX036)
314 __ ■a燕燕, 1991-2002淮北市建设委员会规划局; 2002-2005 南大教育学硕士;2005-2008淮北师范大学;2008-2011吉林大哲学院;2013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亚洲以及中东语文系访问学者。
330 __ ■a本书稿以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方法论述身体哲学。中西学界都关注身体这一世界结构的根基、知识组织的源地,并为身体哲学的发展开拓新径,但对比国内外此课题的研究方法,其志趣的迥异不同亦一目了然。国外研究者沿循的是科学主义路线的实证经验性研究,革故鼎新的身体观是基于实证的生理病理现象的反观来实现的。而国内学者则更显思辨的、概括性的论断。与两种研究方式不同,本著作意在通过训诂、历法之方法重新端视中国身体,一窥中国哲学之实义。
606 0_ ■a比较哲学■x研究■y中国、西方国家
690 __ ■aB1-03■v5
701 _0 ■a燕燕■9yan yan■4著
801 _0 ■aCN■b91MARC■c2018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