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510824000197167 |
B845.67/6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岐坪镇分馆 |
|
CNY15.00 |
CNY15.00 |
2022-06-10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08071469
005 __ 20200514051312.2
010 __ ■a978-7-5062-9134-7■dCNY15
100 __ ■a20200514d2008 em y0chiy011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f z 000zy
106 __ ■ar
200 1_ ■a灾后心理重建100问■9Zai Hou Xin Li Zhong Jian 100Wen ■f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所编
210 __ ■a北京■c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d2008.05
215 __ ■d19cm
330 __ ■a亲人遽然离去,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致伤致残的人们人生至此发生根本逆转——受灾的人们将何以接纳猝临的灾难,怎样坚持活下去的信念,如何去从容应对未来被改变的人生命运,尤其是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又怎样摆脱黑暗的阴影,走出心理的重大危机?对于他们来说,除了物质的救援、身体的医治、政府的温暖,还需要亲情的抚慰、压力的疏解、心理的干预。
606 0_ ■a灾害■x环境影响(心理学)■x问答
606 0_ ■a灾害■x心理卫生■x问答
690 0_ ■aB845.67■v5
701 _0 ■a中国心理学会■9Zhong Guo Xin Li Xue Hui ■4编
701 _0 ■a中科院心理所■9Zhong Ke Yuan Xin Li Suo ■4编
801 _0 ■aCN■b(网众)采访数据■c20200514
905 __ ■dB845.67■e6■f1■sB845.67/6■S5631■ZZ655
909 __ ■a510824000197167■b510824000197167■c15.00■d歧坪镇分馆■t2022/5/30 15:55:17■xB845.67/6■e中文图书■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