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H00317029 |
I210.96/0006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月山乡分馆 |
|
CNY39.80 |
CNY0.00 |
2021-10-27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oam2
001 __ 009343647
005 __ 20181129232535.0
010 __ ■a978-7-200-12276-3■b精装■dCNY39.80
100 __ ■a20181129d2017 em 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y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鲁迅批判■9lu xun pi pan■f李长之著
210 __ ■a北京■c北京出版社■d2017
215 __ ■a231页■d18cm
225 2_ ■a大家小书
314 __ ■a李长之 (1910-1978),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以后又历任京华美术学院、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教职。重要的著作有《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等。
330 __ ■a本书作者李长之是站在批评家的立场上,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站在“养育于‘五四’以来新文化教育中的青年”的立场上来对鲁迅进行评论的。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将鲁迅纳入新文化运动中去审视,尤其着重于鲁迅之于青年的期望和青年对于鲁迅的崇敬。对于鲁迅其人其文的解读,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会因时空的推移而有所进展或迁移,这种“养育于‘五四’以来新文化教育中的青年”的批评所具有的真实和切近,在鲁迅批评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461 _0 ■12001 ■a大家小书
606 0_ ■a鲁迅研究
690 __ ■aI210.96■v5
701 _0 ■a李长之■9li chang zhi■f(1910-1978)■4著
801 _0 ■aCN■b91MARC■c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