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鲁迅著
标准编号:978-7-02-003942-5   
主要著者:鲁迅  lu xun   
次要著者:赵延年  zhao yan nian   
出版信息:       
载体形态:243页 :  ; 20cm
价格描述:CNY15.00
主题词:鲁迅小说  
相关资源:
 

内容摘要

本书是木刻插图本的鲁迅小说集。狂人、夏瑜、涓生、祥林嫂、孔乙己、高老夫子等诸多人物的形象和鲁迅的灵魂,都在赵延年那一幅幅色泽阴沉厚重、格调灰暗的墨色中复活了。
文献条码 索书号 状态 所属分馆 所在馆 馆藏地点 架位号 单价 套价 入库日期 操作
510824000027716 I210/2737 借出 苍溪县图书馆 苍溪县图书馆 总馆流通库 CNY15.00 CNY15.00 2017-03-10 登录
订购年份 验收类型 验收期数 验收数量 验收日期
未找到数据
000        
001 __ 01CN04280123@CSLN
005 __ 20081127161445
010 __ ■a978-7-02-003942-5■dCNY15.00
100 __ ■a20020917d2002    em y0chiy011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a   z   000ay
106 __ ■ar
200 1_ ■a狂人日记■9kuang ren ri ji■e赵延年木刻插图本■f鲁迅著■g[赵延年插图]
210 __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02■h2008重印
215 __ ■a243页■c图■d20cm
330 __ ■a本书是木刻插图本的鲁迅小说集。狂人、夏瑜、涓生、祥林嫂、孔乙己、高老夫子等诸多人物的形象和鲁迅的灵魂,都在赵延年那一幅幅色泽阴沉厚重、格调灰暗的墨色中复活了。
606 0_ ■a鲁迅小说■j选集
690 __ ■aI210.6■v4
701 _0 ■a鲁迅■9lu xun■4著
702 _0 ■a赵延年■9zhao yan nian■4刻

在鲁迅的创作生涯中,杂文是其倾心血最多、收获颇丰的一块园地。鲁迅杂文所含甚“杂”,从内容上有两个特点:

第一,它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从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单从某一篇看,他的杂文所评述的多是具体、细小、平常之事,但汇在一起却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因此,他的杂文又很具概括性和代表性。

第二,鲁迅的一生关注中国的国民性改造问题,这一工作主要是由他的杂文来完成的。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