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18430 |
K281.3/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期刊阅览室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9732
005 __ 20200527154735.0
010 __ ■a978-7-5201-0320-6■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7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zy
106 __ ■ar
200 1_ ■a甘宁地区回族社区■f姜克银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7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甘宁地区回族社区传统文化在获得传承的同时,也遭遇损失的危机。本书以甘肃和宁夏的回族社区为例,分别研究回族社区城市化话语的具体内容及特点,回族社区“艾文化”、“口歌子文化”、“汤瓶文化”、“炉子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以及它们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价值的内在联系。辩证思考城市化话语与回族社区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梳理回族社区传统文化变迁的轨迹及形式,探究回族社区传统文化损失的语言学上的原因。为了解决回族社区传统文化损失的难题,在前人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前台、后台”回族社区传统文化传承机制。希望在“‘城市化’与‘回族社区传统文化’”研究领域提出较新的观点。
606 0_ ■a城市化■x回族社区■x民族文化■x传承机制
606 0_ ■a回族社区
606 0_ ■a民族文化
606 0_ ■a传承机制
690 __ ■aK281.3■v4
690 __ ■aF291.1■v4
690 __ ■aI29■v4
690 __ ■aG112■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8470817
905 __ ■bCX018430■dK281.3■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