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18341 |
K0-53/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期刊阅览室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9643
005 __ 20200527154728.0
010 __ ■a978-7-5097-8632-1■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6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15年卷■h总第13卷■f杨共乐,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6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提出,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他还指出:“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实际上,自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已经在多种场合强调过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意义。习总书记的贺信及其相关讲话精神把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对历史价值和历史功能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全面深刻地学习和理解习总书记贺信及其相关讲话精神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科学尤其是历史学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本卷特幵辟笔谈专栏,邀请瞿林东、陈其泰和杨共乐三位教授,对习总书记贺信及其相关讲话精神进行了深入解读和独特阐释。三位教授的笔谈体现了他们作为史学专家的学术涵养、职业自豪和时代担当。本卷立足中外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宏观阐发微观考析,并对当代史学作品进行评论,提倡健康理性的史学批评之风,有助于提升作者和论者的精品意识,扩大论著的社会影响力。
606 0_ ■a史学理论■x史学史■j文集
606 0_ ■a史学史
606 0_ ■a文集
690 __ ■aK0-53■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6580981
905 __ ■bCX018341■dK0-53■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