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18307 |
J904/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期刊阅览室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9609
005 __ 20200527154725.0
010 __ ■a978-7-5097-8474-7■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5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影像叙述与社会记忆■f王艺涵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5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对于已发生的历史事件,什么是它的见证物和社会记忆的可靠载体?对于历史学家而言,是档案馆里密封的文献;对于公众而言,是博物馆内的陈列物。历史留下的是事件发生的原始场所和事件的亲历者及幸存者的记忆,但所有的历史场所都面临荒漠化与废墟化,所有的亲历者及幸存者都将会离去。本书旨在通过富有范例意义的影像叙事作品,探究影像与话语、图像与故事的讲述、记录与影像中的音画关系、历史的再现与虚构、艺术表现和证词记忆之间的张力,以及影像的美学效果与影像再现的伦理限度,揭示作为社会自我表述的影像叙述与社会记忆、自我重塑和身份认同等问题之间的多重关联。
606 0_ ■a影像叙述■x社会记忆■x历史事件■x伦理限度■x自我重塑■x身份认同
606 0_ ■a社会记忆
606 0_ ■a历史事件
606 0_ ■a伦理限度
606 0_ ■a自我重塑
606 0_ ■a身份认同
690 __ ■aJ904■v4
690 __ ■aJ905■v4
690 __ ■aJ90-05■v4
690 __ ■aG273.2■v4
690 __ ■aG206.2■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8124351
905 __ ■bCX018307■dJ904■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