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18285 |
J722.221.4/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期刊阅览室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9587
005 __ 20200527154723.0
010 __ ■a978-7-5097-3432-2■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2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寻找锅庄舞■f毕研洁, 冯涛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2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寻找锅庄舞这样一种传统藏民族文化样式在现代社会空间的着陆点,无疑需要研究者具备一种跨界的眼光和深情的执著,八年的时光,作者在藏民族的文化沃土里找寻养料,希图使其浸润于更广阔的民族文化田野。而今,锅庄舞从西部出发,渐渐进入到中东部地区的广场文化中,其中有民间传播者的功劳。然而这一文化样式的原有味道是否可以得到传袭、长久留存和发扬,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化张力深层次的寻觅,成为研究者应有的担当。人们很想知道锅庄舞是如何形成、保持和延续的,或者更确切地说,锅庄舞的形成、保持和变迁是怎样的一个社会过程。要研究它的社会形成问题,必须考察锅庄舞的历史成因。本书是从体育文化研究者的角度来考察发掘藏民族民间舞蹈锅庄舞流派和研究它的民间传承过程,试图使其在现代文化空间以文化体验和体育健身的形式存续。切望有更多的同行者,从他们的发掘和创作中展现锅庄舞这一文化样式的特质,推动更广大场域民众参与的愿望和热情。
606 0_ ■a藏族■x民族舞蹈■x研究■y中国
606 0_ ■a民族舞蹈
606 0_ ■a研究
606 0_ ■a中国
690 __ ■aJ722.221.4■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6540000
905 __ ■bCX018285■dJ722.221.4■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