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17673 |
G219.275.8-4/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期刊阅览室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8975
005 __ 20200527154633.0
010 __ ■a978-7-5097-6192-2■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4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初探■f黄东英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4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深受社会变迁因素与学科发展的影响,但两岸目前尚缺乏从该角度进行系统研究的论文。根据上述两个层面的影响,本书将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划分为:(1)第一时期——以维护“党国”统治为主导的新闻传播教育(1951~1973年);(2)第二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主导的新闻传播教育(1974~1991年);(3)第三时期——市场与技术引导下的新闻传播教育(1992年至今)。并在每个时期分别从主要系所设置、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及特点、教育者研究、受教育者研究以及学科理智与学科制度关系几个方面作探讨。笔者发现,社会变迁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人才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往往会因为社会变迁要素而调整变动,并且不同时期某种要素会起相对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学科理智与学科制度的关系密不可分。台湾新闻传播学科理智发展的特点是:学科研究受社会变迁因素影响巨大;学科研究主要移植西方传播学术理论,尤以美国影响巨大;研究方法虽已引入批判理论,本土问题意识觉醒,但仍以实证研究为主,以行为科学、社会科学为主导。受此影响,台湾新闻传播教育仍以市场化与实用主义为导向,学科理论与学科历史的研究还较为薄弱。由于缺乏严密的学科体系,反映在教学上就不断出现“教什么”和“怎么教”的争论。台湾主要新闻传播院系对学科核心课程进行过数次探讨与改革,至今仍在探索之中。在系所与专业设置方面,台湾初期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反共复国”培养宣传人才并解决新闻单位用人之急;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各校专业设置注意应对媒介市场需求,专业设置齐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湾的新闻传播教育进入市场化高度发展阶段,主要以培养应用传播科技类、资讯管理人才以及设计类人才为主,显示出市场与科技力量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强大牵引。在课程设置方面,早期的课程“党化”教育意图明显,课程学习以专业课为主;后来注重加强文史哲等人文修养,开设辅系;目前则以学程制或学群制为主,课程富有弹性,学生拥有较大自主性。此外,台湾的实践性课程教学与社会教育也颇具特色。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师资受美式教育影响巨大,呈现以台湾政治大学为圆心向各校输送师资的特点。对于受教育者的研究则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目前随着高校教育评鉴制度的开展,各校普遍重视校友资源建设与教学反馈意见。在台湾有限的人才市场中,传统的新闻系与大众传播系就业已经呈现困难之势,各校就业情况有较大差别,呈现相生相克之势。学科理智研究受时代背景影响明显,教师的研究专长与兴趣影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并形成各校风格。硕士研究生在做论文过程中,对知识的再生产过程受到导师影响。本书最后对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作出回顾,并提出前瞻性建议。
606 0_ ■a新闻学■x传播学■x教育研究■y台湾省
606 0_ ■a传播学
606 0_ ■a教育研究
606 0_ ■a台湾省
690 __ ■aG219.275.8-4■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5401585
905 __ ■bCX017673■dG219.275.8-4■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