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15256 |
F299.275/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期刊阅览室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6558
005 __ 20200527154339.0
010 __ ■a978-7-5097-9886-7■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7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新型城镇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研究■f谢德金, 佘颖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7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新常态”下实现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两大动力。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效应,即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载体与支撑,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动力。因此,研究二者的互动效应与传导机制,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具有突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长江经济带横贯中国东、中、西部地区,是当前中国国家级的发展战略。因此,研究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对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选取2010~2013年长江经济带的110个城市作为本书的研究对象。本书分析思路如下。第一,本书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研究文献与实践经验,以便为后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支持。第二,本书采用全局主成分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结果显示,201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总体良好。同时,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比如,同一省份中省会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好于其他城市;且在整个经济带中,东部地区二者的发展状况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第三,本书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具有较好的耦合度,二者在绝大多数城市呈现高度耦合,但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调度相对较差。总体而言,虽然大部分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但二者的协调度在2010~2013年呈上升趋势。第四,本书运用面板联立方程组模型来研究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传导机制。实证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但这一相互作用不是对称的,即新型城镇化建设显著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则相对有限。同时,二者的互动机制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此外,诸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等因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城镇化二者的发展与互动也有一定的影响。第五,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本书提出了诸如各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地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城镇化支持政策等促进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606 0_ ■a长江经济带■x城市化■x关系■x新兴产业
606 0_ ■a城市化
606 0_ ■a关系
606 0_ ■a新兴产业
690 __ ■aF299.275■v4
690 __ ■aF127.5■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8156990
905 __ ■bCX015256■dF299.275■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