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12606 |
DF46/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期刊阅览室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3908
005 __ 20200527154133.0
010 __ ■a978-7-5097-8129-6■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5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中国环境发展报告■h2015■f自然之友, 刘鉴强, 白韫雯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5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5)》,已是连续出版的第十本环境绿皮书。10年来,环境绿皮书一直以公民社会和公共利益的视角记录和思考中国环境,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5)》反映的是2014年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状况,而这一年,恰是中国环境保护民间运动20周年,是值得环境公民社会大书特书的一年。总报告回顾和分析了20年来发育成长中的环境公民社会。伴随中国社会进步的步伐,对NGO,特别是环境NGO的社会关注点已经从是否该将其列为“禁区”和“敏感”话题,转移到如何有效发挥环境NGO的作用上来。甚至还可以预期,环境领域将可能是催生成熟的公民社会的重要领域之一。总报告提出了环境公民社会推动环境善治、提升环境治理现代化这一命题。由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与环境政策实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而环境公民社会及民间组织的发展为提升环境的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它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借助公众的理性维权行动,动员公众参与,完善我国环境治理主体,增强环境治理效果,才能真正有效地改善整体环境状况。因此,张世秋教授提出,环境公民社会及环境NGO是现代国家环境治理的主体之一,环境公民社会的发育和成熟以及环境NGO的成长,不仅是环境善治的必需,也将为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积累重要的社会资本。法律与政策一直是环境绿皮书重点关注的领域。2014年,《环境保护法》历经波折终得修订颁布,成为中国环境法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本次绿皮书以四篇文章,围绕《环境保护法》修订、实施前景、配套的司法及政策措施、对特定行业的影响等,进行了多角度的揭示与分析。中国的碳减排和经济转型日益成为环境治理的核心内容。2014年,中国政府就碳减排做出了令人振奋的承诺,使2014年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年份。本书《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一文,提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是中国能源低碳绿色转型的关键。煤炭开采、运输和利用环节对生态、环境、公众身体健康和气候变化影响很大,其社会经济的外部成本很高。煤炭是导致空气污染、雾霾、固体废物和水污染的罪魁祸首。该文提出,在2030年达到峰值之前,煤炭消费必须首先降下来。《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5)》还有一个亮点,增设了“海外生态足迹”板块。中国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外投资额超过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参与推动全球经济繁荣的同时,中国也影响着其他国家的环境、社区发展、生物多样性及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海外生态足迹”板块共收录了四篇文章,包括中国的海外矿业投资、全球木材贸易、在巴西投资面临的环境和人文挑战,以及南极海洋保护等多个领域。涉及的案例和问题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中国在履行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希望通过在国际贸易与投资中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理念与标准,中国能为全球绿色转型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606 0_ ■a环境保护■x环境NGO■x可持续发展■x研究报告■y中国
606 0_ ■a环境NGO
606 0_ ■a可持续发展
606 0_ ■a研究报告
606 0_ ■a中国
690 __ ■aDF46■v4
690 __ ■aX-01■v4
690 __ ■aX321■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6266610
905 __ ■bCX012606■dDF46■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