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12527 |
D929.32/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期刊阅览室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3829
005 __ 20200527154129.0
010 __ ■a978-7-5097-9130-1■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6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秦汉奴婢的法律地位■f文霞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6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本书以简牍材料为基础,综合运用社会学、法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了秦汉时期奴婢的名称、来源、户籍、法律地位及放免等问题。奴婢虽被称为家人,甚至一度作为家庭成员载入户籍,但就其法律地位而言,具有“半人半物”性质的奴婢既不是“室人”,也不是“户人”。与同期的罗马奴隶相比,秦汉时期的奴婢拥有较多权利。在犯罪惩罚方面,其与同时期的庶民甚至贵族阶层差别不大。秦汉奴婢相对较高的法律地位与秦汉社会的特点密切相关。秦汉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流动创造了条件,较强的社会流动、较为开放的社会风俗为奴婢法律地位的提高提供了社会环境;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汉初统治集团出身的平民化、二十等爵制的实行,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儒表法里”的特点客观上有利于秦汉奴婢法律地位的提高。
606 0_ ■a秦汉奴隶■x法律■x妇女权益保障法■x研究■y中国■x秦汉时代
606 0_ ■a法律
606 0_ ■a妇女权益保障法
606 0_ ■a研究
606 0_ ■a中国
606 0_ ■a秦汉时代
690 __ ■aD929.32■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7241901
905 __ ■bCX012527■dD929.32■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