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39847 |
S812.9-53/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总馆流通库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10171
005 __ 20200527154812.0
010 __ ■a978-7-5097-7425-0■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5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草原生态与人文价值■f陈祥军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5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草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核心成果之一,是当代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草原文化与游牧社会一直是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传统领域。我国草原生态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这个区域内居住着43个少数民族,其中19个民族以牧业为主要生计方式,这些民族创造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本书汇集了2011年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举办的“草原生态与人文价值: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三十年”学术会议中的20篇论文,研究区域涉及新疆、内蒙、青海、四川、西藏等牧区,研究内容涉及四个主要专题:一是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理论与经验;二是草原生态与社会、文化;三是草原生态与牧区经济发展;为鼓励从事草原牧区研究的年轻学者,我们特别设立了第四个主题:青年研究生论坛。编者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够让广大关注草原和牧区的社会各界人士了解研究牧区的专家学者们的真知灼见,并希望推动各高校及科研单位在牧区研究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606 0_ ■a牧区■x社会人类学■x文化人类学■y中国■j文集
606 0_ ■a社会人类学
606 0_ ■a文化人类学
606 0_ ■a中国
606 0_ ■a文集
690 __ ■aS812.9-53■v4
690 __ ■aC912.4-53■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6936838
905 __ ■bCX039847■dS812.9-53■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