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2/潘家华, 郑国光, 巢清尘, 王伟光, 罗勇编著
标准编号:978-7-5097-3884-9   
主要著者:潘家华, 郑国光, 巢清尘, 王伟光, 罗勇编著   
出版信息:       
载体形态: : 图表
价格描述:45.00
主题词:气候变化  研究报告  世界  2012  
电子资源: 查看资源1 
相关资源:
 

内容摘要

气候变化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与国计民生,各国利益博弈不断引发新的机遇与挑战。2012年,是《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的终止年;是2011年达成的德班平台谈判的启动年。2012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多哈会议的各方博弈面临新的不断变化的格局,前行阻力重重,进程暗流涌动,谈判难以有革命性的突破,合作定有务实性的进展。近年来,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宣示了力行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与勇气,但中国现阶段的国情与发展特征决定了实现减排目标,有困难,有机遇,但机遇需要在克服困难中发现、把控并抓住。中国参与德班平台谈判,注定在重压下前行,但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步伐从未停止,中国从传统经济
文献条码 索书号 状态 所属分馆 所在馆 馆藏地点 架位号 单价 套价 入库日期 操作
CX039641 P467/0749 在架 苍溪县图书馆 苍溪县图书馆 总馆流通库 CNY45.00 CNY45.00 2019-10-28 登录
订购年份 验收类型 验收期数 验收数量 验收日期
未找到数据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9965
005 __ 20200527154755.0
010 __ ■a978-7-5097-3884-9■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2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应对气候变化报告■h2012■f潘家华, 郑国光, 巢清尘, 王伟光, 罗勇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2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气候变化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与国计民生,各国利益博弈不断引发新的机遇与挑战。2012年,是《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的终止年;是2011年达成的德班平台谈判的启动年。2012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多哈会议的各方博弈面临新的不断变化的格局,前行阻力重重,进程暗流涌动,谈判难以有革命性的突破,合作定有务实性的进展。近年来,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宣示了力行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与勇气,但中国现阶段的国情与发展特征决定了实现减排目标,有困难,有机遇,但机遇需要在克服困难中发现、把控并抓住。中国参与德班平台谈判,注定在重压下前行,但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步伐从未停止,中国从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迈进,离不开金融的承载与推动。近年来,中国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通力协作,共同启动了金融体系的绿色变革。2012年的气候变化绿皮书从不同角度评述多方观点,展示了中国如何培育一个包括多元化市场参与主体、高效率交易平台和多层次金融服务的气候融资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本书邀请了国内外长期从事气候科学评估、能源与气候政策研究、低碳金融研究方面的专家以及直接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30多位资深学者撰稿,分析2011年底德班会议以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进展,关注启动德班平台谈判对国际国内气候政策选择的可能影响,以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并着重考察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融资政策、行动及面临的挑战。本书包括总论、三个专题及附录。总论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国际气候谈判的回顾与展望,2012年国际气候谈判“两个授权”“三个轨道”同时开展,体现出在气候谈判变局期复杂的谈判格局。发达国家积极推动在单一的“德班平台”下开展谈判,希望尽快结束巴厘行动计划授权下的双轨谈判;发展中国家则希望在长期合作行动工作组和《京都议定书》工作组双轨谈判中,进一步明确发达国家2012年后的减排义务和责任,明确《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继续方式;二是通过分析近些年全球和中国极端气候事件趋多趋强的事实,总结了全球和中国近百年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从风险信息沟通、多方合作协同、灾害风险管理中的资金手段等角度分析了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的途径与方法。三是通过分析公共财政资金、金融机构、资本市场、碳市场等主要融资方式在中国发展的状况,评估现有政策的执行效果,在预测2020年中国低碳发展的成本与资金需求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该目标,提供政策上的建议。第一部分聚焦国际低碳融资的热点议题。对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机制谈判的新进展与新格局,碳排放权交易的国际经验与比较,2012年后欧盟碳交易政策的挑战,以及广受关注的是否将民航业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评估与展望。第二部分反映国内最新的低碳融资的实践与探索。内容包括中国碳交易市场的进展及展望、低碳转型的公共融资机制、商业银行在低碳融资领域的实践与探索、碳金融产品的推广、中国绿色气候基金的创新与实践等。第三部分气候风险与适应融资,内容包括中国地区未来极端气候事件预估及可能的风险,中国主要流域的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效益评估,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机制,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职能,提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气象灾害风险转移的实践与探索,商业化气象指数保险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第四部分为热点追踪与专家解读,重点考察国际上最新的一些气候变化政策和研究进展。本书附录中收录了全球主要国家的人口、经济、能源和排放等主要数据,中国各地区完成“十二五”规划节能目标进展情况,全球气候变化灾害历史数据等信息。
606 0_ ■a气候变化■x研究报告■y世界■x2012
606 0_ ■a研究报告
606 0_ ■a世界
606 0_ ■a2012
690 __ ■aP467■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2026801
905 __ ■bCX039641■dP467■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