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39615 |
N4/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总馆流通库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9939
005 __ 20200527154753.0
010 __ ■a978-7-5097-3139-0■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2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h2011■f任福君, 李朝晖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2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11)》聚焦“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针对其建设与发展情况、主要制约问题以及“十二五”的发展对策,推出了一批科普基础设施研究领域专业人士的最新研究成果。总报告详细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普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科普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期,但是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挑战日趋严峻,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建设理念落后、理论研究薄弱是导致科普基础设施面临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根据“十一五”时期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总报告提出了要在“十二五”期间更好地发展科普基础设施,必须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科普专业人才建设、大力发展虚拟科技馆等对策。专题研究报告分类别详细介绍了我国当今常见的科普基础设施“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情况。既分析了“十一五”时期的建设成就,也指出了“十一五”期间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根据“十一五”时期积累的经验,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给出了建议。同时,鉴于科技类博物馆的特殊地位,特分三类对其做细致深入专题研究;由于地学类博物馆“十一五”期间的高速发展,特做专篇研究。案例部分,既收集了地区性“十一五”期间科普基础设施的发展案例,如上海市,同时也收集了“十一五”期间典型的科普场馆建设案例和运行策划案例,如广东科学中心、华南植物园。
606 0_ ■a科学普及■x研究报告■y中国■x2011
606 0_ ■a研究报告
606 0_ ■a中国
606 0_ ■a2011
690 __ ■aN4■v4
690 __ ■aG219.2■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375914
905 __ ■bCX039615■dN4■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