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30842 |
D432-55/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总馆流通库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1166
005 __ 20200527153925.0
010 __ ■a978-7-5097-6683-5■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4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中国青年评论■h第1辑■f廉思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4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瑷珲-腾冲线”是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的中国人口密度对比线。随着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这条线的原有内涵正在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所更新。沿线一带,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赋予了这条线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这条线不仅仅是人口地理分界线,还成为重要的“国情线”,是认识国情、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感受中国巨大历史变迁的标识线。廉思课题组此次以瑷珲-腾冲线为基准,调研“线”两侧各延伸100公里带状区域(瑷珲-腾冲带)中的“洄游青年”——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周岁以上,不分户籍、不分职业、不分学历,具有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外出至少半年经历,目前回到本地生活发展的返乡群体。从工作状况、生活环境、思想观念等方面对“洄游青年”进行描述,分析他们的职业转换经历、居留返乡意愿、城乡差异认知、社会关系网络,研究他们视角中的时代变迁和流动逻辑,探求大跨度迁移经历对青年生命历程的影响。
606 0_ ■a青年工作■y中国■x现代■x丛刊■x青年生活■x调查报告■y云南省
606 0_ ■a中国
606 0_ ■a现代
606 0_ ■a丛刊
606 0_ ■a青年生活
606 0_ ■a调查报告
606 0_ ■a云南省
690 __ ■aD432-55■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5392182
905 __ ■bCX030842■dD432-55■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