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30819 |
D422.7/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总馆流通库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1143
005 __ 20200527153924.0
010 __ ■a7-80230-305-2■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06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经验中国 以浙江七村为个案■f杨建华, 毛丹, 王志邦, 李明华, 杨超, 张本效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06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本书从日常生活这一“社会事实”本身入手,以浙江七个行政或自然村落为研究个案,通过对村民日常生活世界的直接观察,来追踪展示村民日常生活的活动图式、内在结构、实践范围、运行逻辑、历史演变,以及日常生活的冲突与裂变、消解与建构;通过对村民日常生活的细琐叙述,捕捉、描摹出他们生活的基本样式及其变化,村落变迁的历程和轨迹,以及隐藏其后的一些变量,如时间安排、空间格局、基本的关系网络。全书共分五编,每编大致为历史考察、理论分析和口述实录三个部分。历史考察是对50年来村落中的非农经济、政治活动、技术传播、宗族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变迁过程进行历时性考察和实证性研究;理论分析是根据历史的实证考察,从理论上进行阐释解读,透视非农经济、政治、技术、宗族、民俗、宗教等变迁对村落发展的影响;口述实录是根据入村入户访谈时所做的录音,整理出一部分原汁原味、不掺杂研究者观点、不做学术加工、也不顾逻辑系统和理论框架的口述资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村落这50年的社会变迁,其变迁的进程、变迁的道路、变迁的方向、变迁的机制,提供了中国村落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
606 0_ ■a农村■x社会生活■x调查研究■x农业技术■x技术发展■x研究■y浙江省
606 0_ ■a社会生活
606 0_ ■a调查研究
606 0_ ■a农业技术
606 0_ ■a技术发展
606 0_ ■a研究
606 0_ ■a浙江省
690 __ ■aD422.7■v4
690 __ ■aF327.55■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5749974
905 __ ■bCX030819■dD422.7■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