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30670 |
D0-05/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总馆流通库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0994
005 __ 20200527153917.0
010 __ ■a978-7-5201-4125-3■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8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政治人类学评论■h第8辑■f陶庆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8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建立新政治人类学就是要创造新范式和认识论倾向,以适应去领土化(deterritorialised)、去集中化(decentralised)和去规管化(deregulated)的世界。为什么我们需要政治人类学而不是政治学理论,或者仅仅是人类学?正在于它能够超越各种既有框架,这些框架将政治本身蜕变为制度,或在不知不觉中间离政治—一个抽象介质的领域,在远离情感、身体和真暴力的空虚中制定抽象的原则—和解决冲突的努力。新政治人类学固然有其弱点,但它仍是培养全球新科学的基础。这种新科学的深度和注意力能够涵盖林林总总的全球性“超级现象”的形态学意义,从新部落主义到气候变化,到超民族主义,到所谓民族国家的衰落,到后人文主义,不一而足。(黄觉,译)
606 0_ ■a政治人类学■j文集
606 0_ ■a文集
690 __ ■aD0-05■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10622595
905 __ ■bCX030670■dD0-05■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