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39212 |
I207.42/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总馆流通库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9536
005 __ 20200527154719.0
010 __ ■a978-7-5201-2888-9■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8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ay
106 __ ■ar
200 1_ ■a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f石晓岩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8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本书为“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研讨会的成果。全书围绕《三体》的文化政治、刘慈欣小说的文学文化意识、科幻小说的“写法”、科幻小说的“文学”可能、科幻文学的政治哲学、当代科幻的20世纪传统、科幻文学与当下中国文化状况等主题展开讨论。与会者认为,科幻文学对现实与未来的想象力、对历史社会的赋形和叙事能力,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整体的“文学性”,必将对既有文学创作格局产生冲击。以刘慈欣为表的当下中国“科幻文学”创作,促使我们在全新语境下重新思考“纯文学”的现状,从“科幻文学”对“未来”的想象中反思我们对历史和当下的理解—它既与当下“科幻”题材电视、电影的风行有着相当大的关联,又与所谓“技术文化”“赛博格”“后人类”等一系列重大命题密不可分;它固然是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后现代转向”的标本,但又是独具特色的当代中国文化状况的体现。在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的“聚合点”上,刘慈欣创作的意义格外值得深究。
606 0_ ■a科学幻想小说■x小说研究■y中国■x当代
606 0_ ■a小说研究
606 0_ ■a中国
606 0_ ■a当代
690 __ ■aI207.42■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10070082
905 __ ■bCX039212■dI207.42■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