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38662 |
G220/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总馆流通库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8986
005 __ 20200527154634.0
010 __ ■a978-7-5201-2340-2■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8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形态变革与话语转型■f张海华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8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本书将研究目光聚焦到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1990年代。1993年,中央电视台在“荒芜”的早间时段推出了《东方时空》栏目,随后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专门从事深度报道的新闻评论部,从而拉开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序幕。年轻的电视从业者们以纪实主义为指引,尝试突破以往程式化的电视话语,用新的电视节目形态传达新的理念。“关注普通人”“尊重”“平等”等理念成为这些栏目创办者的共识,也是他们以电视节目推动社会进步的朴素信仰。随着中国媒介环境日益多元化,1990年代初期建构起来的电视启蒙话语逐渐向电视专业话语转型,其发生、发展、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电视新闻场域关系的变革。
606 0_ ■a中央电视台■x电视新闻■x话语语言学
606 0_ ■a电视新闻
606 0_ ■a话语语言学
690 __ ■aG220■v4
690 __ ■aG210■v4
690 __ ■aG222.3■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9632468
905 __ ■bCX038662■dG220■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