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10989 |
D669/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期刊阅览室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2291
005 __ 20200527154017.0
010 __ ■a978-7-5201-2370-9■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8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生活在此处■f朱迪, 何祎金, 田丰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8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本书考察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对普通人的赋能,侧重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进行阐释,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互联网和各种形式的社交网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其本身便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的在场,并不是一个外在的“在那里”(overthere),我们切切实实地生活在此处(here)。本书用四个字母(H。E。R。E)概括生活在此处的“社会”或者展开行动的空间场域的基本特征。H代表混合(Hybridity):强调现实与虚拟社会的混合性,在认识论上摒弃绝对主义的二元划分。E代表交织(Entanglement):互联网对时空局限的突破,以及社交网络所衍生和发展的社会关系,使传统的生活与工作之间的界限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R代表弹性(Resilience):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汇聚了不同的群体、文化和话语,也意味着这是一个存在文化与权力博弈的张力领域。E代表赋能(Empowerment):对于作为行动者的普通人而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在日常生活中重构了机会与选择的能力;赋能并不在于硬件设施上的接入,而在于连接之后的可能。以QQ和微信为主的社交网络对不同代际人群具有赋能作用,重构了老年人的社会生活、缓解了中年人的职场压力和中年危机、给予青年人更多的话语权空间,等等。当然,我们在为社交网络带来的福利感到欣慰时,也不能忽略社会结构的影响: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经济和智力条件对于不同群体来讲并不是均衡的。如何创造条件跨越技术能力差异带来的“鸿沟”、如何让不同能力和条件的人群分享技术进步的红利,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606 0_ ■a互联网络■x社会生活■x社交网络■x产业集群■x互联网金融
606 0_ ■a社会生活
606 0_ ■a社交网络
606 0_ ■a产业集群
606 0_ ■a互联网金融
690 __ ■aD669■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9524170
905 __ ■bCX010989■dD669■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