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38418 |
G127.653/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总馆流通库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8742
005 __ 20200527154615.0
010 __ ■a978-7-5097-9693-1■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6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全球视野与地方凝视■f杨俭波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6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本书试图从全球审视与地方关注两个维度,基于区域生产和网络演化来理解佛山历史文化名城的起源、演化、更新和重构。力图在当今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领域的“技治”倾向之外,从历史、区域、空间等多要素互动与发展视角,分析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历史之源、市场空间和区域格局,寻找城市发展的全球“之势”与地方“之根”。本书认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改造、更新和重构,要在多要素综合的基础上,把城市老城区的更新、重构放在更为宽泛的城市全球化与地方化协同发展的层面来观察和切入,尤其是像佛山这样的工商业立市的城市,更好地融入区域生产网络发展的大格局,是其城市动态演化的关键,而老城区悠久绵长的发展历程,所建构形成的地方性特征,是佛山历史文化名城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个性。在全球化、现代化和高端化趋势下,要保持佛山历史城市发展的独特性和个性特征,就必须对其城市发展自我养成的地方性和文化做系统整理,并结合新的发展导向,进行动态植入和再现,唯有如此,佛山城市成长才有动态、持续的内在动力。
606 0_ ■a城市文化■x建设■x研究■x佛山
606 0_ ■a建设
606 0_ ■a研究
606 0_ ■a佛山
690 __ ■aG127.653■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7431001
905 __ ■bCX038418■dG127.653■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