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力研究/田国秀, 李冬卉编著
标准编号:978-7-5097-5118-3   
主要著者:田国秀, 李冬卉编著   
出版信息:       
载体形态: : 图表
价格描述:45.00
主题词:抗逆力理论  青少年心理学  社会工作  家庭环境  社会环境  
电子资源: 查看资源1 
相关资源:
 

内容摘要

抗逆力理论是伴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发展起来的新理论。积极心理学认为问题是被建构的,身处压力的个体可能出现问题,也可能表现为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遭遇压力依然保持能力和超越,就是抗逆力的典型状态。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各个人群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挑战,如何面对挑战保持弹力,使身体的抵抗力与心理的抗逆力都得到发展,是每一个社会个体必须思考的问题。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培育具有抗逆力的青少年是社会、学校、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以界定和解读抗逆力为基础,结合在学校开展的团体辅导与个案咨询,连接家庭和社会的生态环境,探讨并展示了将抗逆力研究运用于学校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与行动。
文献条码 索书号 状态 所属分馆 所在馆 馆藏地点 架位号 单价 套价 入库日期 操作
CX029781 B844.2/0749 在架 苍溪县图书馆 苍溪县图书馆 期刊阅览室 CNY45.00 CNY45.00 2019-10-28 登录
订购年份 验收类型 验收期数 验收数量 验收日期
未找到数据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0105
005 __ 20200527153836.0
010 __ ■a978-7-5097-5118-3■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3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抗逆力研究■f田国秀, 李冬卉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3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抗逆力理论是伴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发展起来的新理论。积极心理学认为问题是被建构的,身处压力的个体可能出现问题,也可能表现为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遭遇压力依然保持能力和超越,就是抗逆力的典型状态。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各个人群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挑战,如何面对挑战保持弹力,使身体的抵抗力与心理的抗逆力都得到发展,是每一个社会个体必须思考的问题。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培育具有抗逆力的青少年是社会、学校、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以界定和解读抗逆力为基础,结合在学校开展的团体辅导与个案咨询,连接家庭和社会的生态环境,探讨并展示了将抗逆力研究运用于学校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务与行动。
606 0_ ■a抗逆力理论■x青少年心理学■x社会工作■x家庭环境■x社会环境
606 0_ ■a青少年心理学
606 0_ ■a社会工作
606 0_ ■a家庭环境
606 0_ ■a社会环境
690 __ ■aB844.2■v4
690 __ ■aD669.5■v4
690 __ ■aC924.24■v4
690 __ ■aC913.5■v4
690 __ ■aG775■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3931387
905 __ ■bCX029781■dB844.2■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