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29756 |
B82/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期刊阅览室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0080
005 __ 20200527153835.0
010 __ ■a978-7-5201-2636-6■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8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应用伦理研究■h2018年第1期 总第3期■f崔延强, 甘绍平, 任丑, 龚颖, 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应用伦理研究所, 重庆市伦理学学会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8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人权进入道德语境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成果。人权与道德理论的原点是人的生命本身脆弱与本质上随时会受到伤害。人的脆弱与易被伤害的特性是人权与道德众多交汇点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节点。人权理念从人的脆弱属性中萌生并进入道德领域。人权作为所有人的权利,附着于人而存在,它吁求的保护也是覆盖人的脆弱属性的一层保护膜。人的脆弱是指日常存在的损害、受伤、痛苦和不幸的一种可能。只有在脆弱性受到保护的基础上,人才可能去追求其他更高的价值。护佑具有脆弱性的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是遵守“不伤害”原则。奉行“不伤害”的基本原则意味着要承认人的脆弱,从而在共同生活中防范、减少或杜绝伤害。
606 0_ ■a伦理学■x研究报告■x应用伦理学
606 0_ ■a研究报告
606 0_ ■a应用伦理学
690 __ ■aB82■v4
690 __ ■aB821■v4
690 __ ■aB824■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9653387
905 __ ■bCX029756■dB82■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