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38092 |
G122/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总馆流通库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8416
005 __ 20200527154550.0
010 __ ■a978-7-5097-9955-0■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6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h2016■f宋俊华, 刘晓春, 陈志勇, 李惠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6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2015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正式生效和中国非遗保护工作正式开始的第十年,是中国新旧五年规划交替时期,也是国家社会发展政策出台的密集期。在新的国家战略发展语境下,我国非遗保护政策和法规建设日趋完善,保护实践正从常规性的申报、认定、建档、展示、展览向系统性的传承、教育、发展、利用等转变;保护研究也从面向基本经验、技术、规范研究向系统理论总结和战略分析转变。但是,非遗保护中“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传承”“重技术轻文化”“重形式轻内容”等旧问题依然存在,新的问题也在不断出现。所以,坚持国际公约与中国特色相结合、非遗保护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文化多样性与工作规范性相结合的原则,探索既符合公约精神又符合中国国情的非遗保护道路,是中国非遗保护走出“疲劳期”,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而不断创新的必然选择。2015年,非遗项目十大门类的保护工作日趋专业化、差异化。随着非遗实践的开展,非遗理论研究的深入,针对不同门类不同项目,所制定的非遗保护政策、保护措施日趋专业和合理。分题报告部分,针对非遗各门类在2015年差异化的非遗保护实践,文章各有侧重,提出探讨的问题有:民间文学在“互联网+”时代的法律保护问题;传统音乐类“活化利用”,加强其存续力的问题;传统舞蹈类必须摒弃“原生态舞蹈”理念的问题;传统戏剧类既要“保护戏剧品种的多样性”,又要“鼓励有条件的剧种充分市场化”的问题;曲艺类需活态传承,形成保护合力的问题;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在“一带一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文化体育产业化的问题;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在“继承”与“创新”之间寻找非遗进入当代日常生活路径的创新性实践问题;传统医药类对其保护核心理念阐述和基于此理念的保护体系建立问题;民俗类“制造遗产”“民间信仰合法化”“社区营造”等问题。2015年度热点,就非遗法律保护、非政府组织与非遗国际合作、“社区”在非遗语境下的界定问题,进行专题探讨;并首次囊括了澳门非遗保护,在RMP理论框架下解读了澳门非遗旅游开发的路径。
606 0_ ■a非物质文化遗产■x遗产保护■x研究报告■y中国
606 0_ ■a遗产保护
606 0_ ■a研究报告
606 0_ ■a中国
690 __ ■aG122■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7541354
905 __ ■bCX038092■dG122■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