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37566 |
F830.59/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总馆流通库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7890
005 __ 20200527154509.0
010 __ ■a978-7-5097-8686-4■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6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开放式基金投资能力量化研究■f刘广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6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机构投资者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以及居民财富配置的主要方式。对机构投资者的既有研究,大多着眼于其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和稳定资本市场等方面。作为一种“集合投资、分散风险”的间接投资工具,机构投资者“专家理财”的核心功能亦应获重视。已有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依据市场波动而进行的择时交易并未能创造价值或提升投资能力。以全球对冲基金为例,在过去四年里,其表现几乎远逊于每一个主要的股票指数或债券指数。国内开放式基金的发展状况同样堪忧。统计显示,仅在2008年,基金行业的亏损就高达1。5万亿元,之前多年的辛苦积攒顷刻间损失殆尽。这导致广大基金投资者对整个行业的信心逐渐发生了动摇。自2008年初市场走熊至今,偏股型基金的赎回份额几乎每个季度大于申购份额,行业发展整体表现极为疲软。既然投资者“珍藏的金元宝上长出了铜锈”,如何全面、准确、合理地识别和评价我国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能力,进而挖掘影响投资能力的因素,寻求提升投资能力的措施,乃是资产份额持有人、资产管理人和监管层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本书首先将投资能力与投资业绩在概念内涵和外延上做了严格区分,由此构建投资能力概念体系和研究框架。其次,首次引入一个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国内一组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能力进行详细考察,发现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能力总体表现并不显著,甚至有与市场走势相悖的情况。这可能是导致行业近期发展放缓的原因之一。最后,本书在资产配置分析框架下,分别从个股配置、行业配置和动态配置三个方面,初步提出了提升投资能力的途径。进一步的量化分析和实证检验表明,这些途径是有效的。本书的研究建立在市场非完全有效的前提之上,综合使用多种量化分析方法,通过理论演绎和对大样本、长周期数据的分析,获得与预期较为一致的结论。本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研究重业绩轻能力的框架,从更深层次揭示开放式基金投资能力对行业发展的影响。相关成果既是对积极资产管理理论的有益补充,亦是完善经典投资理论的有益尝试。第二,在方法上,首次引入评价投资能力的PCM方法。该方法建立在对投资组合信息充分挖掘的基础上,与既有的参数评价方法相比,不仅能避免比较基准选择问题,而且可规避数据生存偏差问题。本书的实践意义在于,既可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可供操作的现实指引,亦可为居民财富配置提供必要的选择依据,还可为监管层制定合适的政策提供必要的决策参考。
606 0_ ■a开放式基金■x投资能力■x量化研究
606 0_ ■a投资能力
606 0_ ■a量化研究
690 __ ■aF830.59■v4
690 __ ■aF830.9■v4
690 __ ■aF014.5■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7329136
905 __ ■bCX037566■dF830.59■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