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17/贾益民, 许培源, 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编著
标准编号:978-7-5201-1967-2   
主要著者:贾益民, 许培源, 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编著   
出版信息:       
载体形态: : 图表
价格描述:45.00
主题词:发展战略  海上运输  丝绸之路  国际合作  中国  
电子资源: 查看资源1 
相关资源:
 

内容摘要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17)》分为总报告,东南亚篇,南亚、西亚及其他地区篇,专题篇四部分。总报告指出“一带一路”是中国中央政府统揽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基于国家主权安全和经济发展利益需要,在周边和国际环境趋于复杂的背景下,提出的一个重大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战略构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是:以国际经贸合作为核心,以海上运输通道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骨架,以沿线的重点港口、中心城市、资源区块、产业园区为支撑体系,以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手段,以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战略方向,推动以南海和战略通道为主的海上合作和共同开发,实现海上的联通便利化,同时推动丝路经济融合,形成开放式
文献条码 索书号 状态 所属分馆 所在馆 馆藏地点 架位号 单价 套价 入库日期 操作
CX010046 D60/0749 在架 苍溪县图书馆 苍溪县图书馆 期刊阅览室 CNY45.00 CNY45.00 2019-10-28 登录
订购年份 验收类型 验收期数 验收数量 验收日期
未找到数据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1348
005 __ 20200527153934.0
010 __ ■a978-7-5201-1967-2■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7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h2017■f贾益民, 许培源, 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7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17)》分为总报告,东南亚篇,南亚、西亚及其他地区篇,专题篇四部分。总报告指出“一带一路”是中国中央政府统揽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基于国家主权安全和经济发展利益需要,在周边和国际环境趋于复杂的背景下,提出的一个重大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战略构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是:以国际经贸合作为核心,以海上运输通道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骨架,以沿线的重点港口、中心城市、资源区块、产业园区为支撑体系,以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手段,以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战略方向,推动以南海和战略通道为主的海上合作和共同开发,实现海上的联通便利化,同时推动丝路经济融合,形成开放式国际经济合作带,打造具有强大产业聚集效能的经济走廊,以利益交融、互利共赢的一体化伙伴关系,重构丝路经贸合作新格局,参与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拓展国际合作发展新空间。东南亚篇重点分析了中国同东盟尤其是印尼和马来西亚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上的合作潜力。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东盟地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和优先地区,各成员已成为中国构建新的区域合作模式的首选对象,双边在经贸合作、能源合作等领域面临更大的机遇。当前东南亚国家对加深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均表示出较强的意愿,相关的项目和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但当前中国-东盟合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和问题,这些挑战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建设中需要针对性克服的,双方应在共建过程中积累经验,突破双边合作所面临的瓶颈,将东南亚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示范区。中国与印尼建交65年来,双边贸易连创新高,相互投资不断增长,各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富有成效。尽管仍存在许多困难与障碍,但由于两国政府重视,加上互补性较强,中国与印尼之间的经济合作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一带一路”对接“全球海洋支点”中,中国—印尼合作取得积极进展。马来西亚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构想提出后习近平主席出访的第一批国家之一,中国与马来西亚在地域上接近,双边关系稳定,因此两国共建海上丝路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当前两国共建海上丝路具有政治互信度高、经济交往密切、文化认同度高、马来西亚地缘政治经济地位突出等优势。同时,金融危机影响下两国合作需求加大、发展战略契合度高、中国-东盟合作紧密等则为当前两国共建海上丝路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当前的合作共建中,两国主要可以进一步深化政治互信、加强安全合作,实现工业与自贸园区、清真产业、互联互通等项目的发展,并共同打造东南亚华文、留学与高等教育中心,海上丝路旅游、文化展示与传播中心以及中国-新马泰次区域合作机制等。马来西亚有大量华人人口,潘永强博士在报告中分析了近年中国在马来西亚推展软实力的策略,以及相关努力的成效。指出尽管中国的崛起为马来西亚创造了许多机遇与商机,但在制度、价值观与文明体系这些深层次的软实力领域上,中国的影响力尚待加强。南亚、西亚及其他地区篇分析了斯里兰卡、澳大利亚、埃及等国家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认识及合作进展。斯里兰卡C。KrishanM。Deheragoda教授指出:斯里兰卡位于“海上丝路”倡议版图上印度洋的中心地带,自古以来一直是远东航海者们前往西方、东非、中东和地中海沿岸的必经之地,也是中世纪甚至更早时期亚欧大陆的海上军事要道中心。斯中两国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互动与联系。近年来,中国人民和政府始终走在对斯里兰卡援助的前列,尤其是对斯里兰卡战后重建与发展的援助。由于中国人民的及时援助,斯里兰卡才有能力在海上丝绸之路开发出急需的全新海港,落实好经济特区的基础设施和国家道路的建设。中国在国际上坚定支持斯里兰卡。如今正是支持中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的最佳时机,因为它能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国家和亚洲落后国家提供加入计划、共享繁荣的重要先决条件和平等机会,让它们能够在这个属于亚洲的世纪舞台上,以令人自豪的姿态重新登场,连接起古代海上丝路中缺失的节点,大刀阔斧地重建世界版图上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与澳大利亚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互为主要的经济合作伙伴,在区域和全球的和平与繁荣中有着许多共同利益。“一带一路”能够并已经开始为两国深化相互间的贸易和投资提供巨大的商机与合作平台。而中国与埃及之间的交流合作源远流长,埃及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通要冲,扼有苏伊士运河航运要道,一脚踏三洲、跨两海两洋,作为“一带一路”西端交汇地带的区位优势突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两国在政治、军事、安全、经贸、产能、文化艺术和教育科技等领域都有合作,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双方的合作交流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持续、有效推进合作。非洲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方向,不少规划和项目已经逐步落实实施,其中在贸易、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与发展能力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是,由于非洲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营商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中国拓展非洲经贸关系也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中国在拓展非洲经贸合作时应抓住重点国别和市场,以投资和产能合作为重点培育市场,强化人文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加强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合作,促进互联互通。专题篇研究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南海问题、渔业涉外事件、能源安全以及海外华商的产业布局。南海争端是中国-东盟关系的短板,已经影响了“一带一路”在东南亚的落实。未来几年是中国调整南海应对策略的时间窗口。中国有必要调整应对思路,从“维权维稳”转向“设计多边共赢方案并主导争端解决进程”,即协调制定出一套能为各个声索国接受的南海争端解决方案。这样,中国可望在主导解决南海争端的过程中,推进东南亚海丝枢纽建设。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中国与相关国家的渔业涉外事件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应通过采取强化和完善渔业权行政保护机制、积极主动地运用渔业权国际法保护机制、寻求与相关国家构建和完善国际渔业合作机制等系列对策,来有效应对渔业涉外事件,顺利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与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现实需要,这需要完善的法制保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而基建、航运和电信业担负着实现各国互联互通的主要任务。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发展愿望强烈,但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亟待提高。许培源和陈乘风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情况、投资机遇及主要投资领域,给出在“一带一路”基建、航空、海运、电信领域有重要投资的海外华商及其投资的国别、行业分布,并以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为例,深入分析其在“一带一路”的港口布局。
606 0_ ■a发展战略■x海上运输■x丝绸之路■x国际合作■y中国
606 0_ ■a海上运输
606 0_ ■a丝绸之路
606 0_ ■a国际合作
606 0_ ■a中国
690 __ ■aD60■v4
690 __ ■aF125■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9644847
905 __ ■bCX010046■dD60■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