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37520 |
F821.5/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总馆流通库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7844
005 __ 20200527154506.0
010 __ ■a7-80190-730-2■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05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货币错配■f〔美〕莫里斯·戈登斯坦, 〔美〕菲利浦·特纳, 李扬, 曾刚, 王传纶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05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在1990年代发生的绝大多数货币危机中,存在巨额货币错配—资产和负债的计值货币不匹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净值很容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遭受了严重的产出损失。而且,由于货币错配的存在,还导致货币当局不敢在经济衰退时通过降低利率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复苏(因为这可能导致汇率的进一步大幅下降,从而加大货币错配的损失),由此给新兴市场国家的危机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的困难。此外,货币错配同样还使新兴市场国家患上“浮动恐惧”症,由于害怕汇率的波动导致货币错配风险的暴露和加剧,新兴市场国家在实践中,往往采取了不符合其长期利益的汇率制度。莫里斯·戈登斯坦和菲利浦·特纳在本书中对已有的有关危机的种种理论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详细地讨论了如何去有效地界定和测度货币错配的程度,并就如何控制货币错配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606 0_ ■a货币危机■x研究■y世界
606 0_ ■a研究
606 0_ ■a世界
690 __ ■aF821.5■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5900952
905 __ ■bCX037520■dF821.5■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