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09260 |
C912.82-53/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期刊阅览室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0562
005 __ 20200527153857.0
010 __ ■a978-7-5097-3726-2■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2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乔启明文选■f乔启明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2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本书是20世纪前期我国著名的农村社会学家和农业经济学家、原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乔启明先生的文选。编者张玉林教授从其留下的100多种、200余万言的著述中精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按照人口问题、土地问题和租佃制度、乡村组织和乡村建设、乡村社区和农民生活四个领域加以编排而成。其中的绝大多数篇章都以广泛而又深入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全书内容丰富,分析严谨,持论“中庸”,充分显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研究领域的“技术学派”所具有的实证研究特征和改良主义倾向。对于发掘和借鉴民国时代的相关学术遗产,本书不可或缺。它至少在三个方面提供了阅读价值和反思空间。第一,其内容的广博和多层次性、区域差异,会使我们对民国时期的乡村社会及其诸多问题有着更切实的了解与理解,扭转静止的和平面化的农村史观。第二,其对乡村组织特别是“农会”问题的精辟论述,会使我们在面对目前乡村的“治理危机”、探讨重建乡村政治和社会的方向及途径时,确立更清晰的历史参照。第三,其对社会或“社区”的内在实质——共同的生活、事业和利益的结合,以及“适当圆满的合作单位”——的把握,会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社区”的意义和价值,对今天处于解体过程的乡村社区以及陌生化、沙漠化的城市“社区”所存在的问题有着更透彻的认识,从而对“新农村建设”或“社会建设”的实践方式及其已经或将要导致的问题保持足够的警觉。
606 0_ ■a农村社会学■y中国■j文集
606 0_ ■a中国
606 0_ ■a文集
690 __ ■aC912.82-53■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1852554
905 __ ■bCX009260■dC912.82-53■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