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27793 |
G127.1/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期刊阅览室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8606
005 __ 20200527154605.0
010 __ ■a978-7-5201-3472-9■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8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by
106 __ ■ar
200 1_ ■a城市北京与文化书写■f张慧瑜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8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本书主要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北京题材影视剧,总结出北京文化符号的三种表现形态:一是老北京、民国北京,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北京历史与文化形象,如胡同、四合院等空间;二是革命北京、红色北京,主要是50年代到70年代与北京有关的历史记忆和城市空间,如大杂院、家属楼、顽主的大院;三是现代北京、国际之都,也就是与纽约、东京、香港等相并列的国际大都市。围绕着这样三种表现形式,产生了大量的影视剧作品,这些不同的历史叙述空间塑造出不同的北京文化形象,而这些北京形象在不同时代的流行也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心理。
606 0_ ■a地方文化■x电影制作■x电影评论■x电视剧创作■x研究报告■x北京
606 0_ ■a电影制作
606 0_ ■a电影评论
606 0_ ■a电视剧创作
606 0_ ■a研究报告
606 0_ ■a北京
690 __ ■aG127.1■v4
690 __ ■aJ905.2■v4
690 __ ■aJ904■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10329433
905 __ ■bCX027793■dG127.1■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