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34576 |
F127/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总馆流通库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4900
005 __ 20200527154219.0
010 __ ■a978-7-5201-4980-8■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9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h2018~2019■f游俊, 冷志明, 丁建军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9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产业扶贫位于精准扶贫方略“五个一批”之首,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连片特困区的产业扶贫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面临益贫效应有待提升、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限以及未能充分体现产业扶贫本质要求等挑战。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关注产业扶贫对农户的生计影响、益贫机制进而提出可持续益贫脱贫建议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很有必要。《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8~2019)》以“产业扶贫的生计响应、益贫机制与可持续脱贫”为主题,采用“点面结合”的研究样本选择原则,一方面选择4个连片特困区的4个样本县进行抽样调查,全面考察县域层面产业扶贫实践特点、成效、农户的生计响应及影响因素,另一方面选择7个样本村,在深度访谈、调研的基础上,以个案的方式呈现产业扶贫的基层实践、农户响应、益贫成效及可持续脱贫建议。本书由总报告、县域篇和村寨篇3部分共12个章节构成。其中,总报告基于4个连片特困区的4个样本县、28个乡镇、55个村、236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测度和对比分析了农户对产业扶贫的生计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益贫机制创新与可持续脱贫的建议。县域篇分为4章,分别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瓮安县、武陵山片区花垣县、六盘山片区临洮县和罗霄山片区桂东县4县的产业扶贫实践、农户生计响应及影响因素、脱贫成效分析与可持续脱贫建议。村寨篇共7章,分别为4个片区内海原县贺堡村、镇雄县三滴水村、永仁县大坝村、贵定县谷兵村、安化县兴果村、桂东县寨坪村和花垣县董马库村等7个典型贫困村的产业扶贫实践、农户生计响应及减贫成效的调查分析。本报告基于“人业地”耦合协同关系的视角,阐释了“生计响应-多维益贫-持续脱贫”的产业减贫逻辑,建构了“四维度-三强度”生计响应测度要素与体系,指出产业扶贫中农户的生计响应至关重要,其响应维度、强度直接影响贫困户的参与度以及益贫的维度和强度,进而影响到产业扶贫的总体成效以及可持续脱贫目标的实现。由于贫困人口的生计转型升级是可持续脱贫的微观基础,所以产业扶贫应注重农户的生计响应,创新多维益贫机制,引领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生计转型升级。面对当前产业扶贫面临益贫效应有待提升、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限以及未能充分体现产业扶贫本质要求的挑战,应以资产、收入、能力和精神益贫的多维益贫机制创新为抓手,创新产业扶贫资金使用方式、推进产业扶贫政策服务转向、突出产业扶贫的生计转型引领功能。
606 0_ ■a连片特困区■x产业扶贫■x生计响应■x益贫机制■x可持续脱贫
606 0_ ■a产业扶贫
606 0_ ■a生计响应
606 0_ ■a益贫机制
606 0_ ■a可持续脱贫
690 __ ■aF127■v4
690 __ ■aF126■v4
690 __ ■aF304.8■v4
690 __ ■aF323.8■v4
690 __ ■aF061.5■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11112150
905 __ ■bCX034576■dF127■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