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34417 |
F126/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总馆流通库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4741
005 __ 20200527154212.0
010 __ ■a978-7-5201-0407-4■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7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中国人民生活发展指数检测报告■h2017■f王亚南, 刘婷, 张继焦, 朱岚, 方彧, 祁述裕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7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2000~2015年,全国城乡综合演算的各类民生数据人均值持续稳步增长,2015年居民收入为2000年的5。96倍,总消费为5。51倍,物质生活消费为5。14倍,非物生活消费为6。40倍,积蓄为7。52倍。但居民收入比从46。37%较明显下降至43。94%,居民消费率从35。91%明显下降至31。43%,“十二五”期间略有回升;尤其应注意居民收入年均增长明显低于财政收入年增4。1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支出年均增长明显低于财政支出年增4。59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总消费、物质生活消费、非物生活消费、积蓄地区差全方位不断缩小,居民消费需求(包括总消费及物质生活消费、非物生活消费三个方面)城乡比全面逐步缩小,居民收入、积蓄城乡比缩减不大甚或继续扩大。物质生活消费比重较明显降低4。73个百分点,非物生活消费比重较明显增高4。73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出现较大“升级”变化;而居民积蓄率从22。57%持续明显升高至28。47%,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加重。2000年以来的基数值纵向检测表明,西部民生指数提升最高,中部次之,东北再次之,东部稍低,表明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方略已见成效;西藏、陕西、云南、安徽、河南占据前5位。2015年无差距理想值横向检测发现,存在差距的原因仍在于各方面协调性、均衡性还不够理想;上海、北京、浙江、辽宁、天津占据前5位。假定全国及各地保持居民收入比、居民消费率不再降低,实现各类民生数据历年最小城乡比直至弥合城乡比,人民生活发展指数将更加明显地提升。
606 0_ ■a生活发展指数■x收入增长指数■x消费景气指数■x物质生活消费■x非物质生活消费
606 0_ ■a收入增长指数
606 0_ ■a消费景气指数
606 0_ ■a物质生活消费
606 0_ ■a非物质生活消费
690 __ ■aF126■v4
690 __ ■aC913.3■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8157502
905 __ ■bCX034417■dF126■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