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区核心竞争力报告/杨刚勇, 杨友国, 王质战, 肖湘珍编著
标准编号:978-7-5097-2914-4   
主要著者:杨刚勇, 杨友国, 王质战, 肖湘珍编著   
出版信息:       
载体形态: : 图表
价格描述:45.00
主题词:区(城市)  区域经济  核心竞争力  研究报告  深圳市  
电子资源: 查看资源1 
相关资源:
 

内容摘要

城区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城区,依据所在城市赋予自身的主体功能定位,依托所在城市更大范围的竞争影响力,选择性地在产业、人才、科技、文化、城市环境等竞争力要素方面不断打造和积累优势,形成相对于其他同类型城区更强的资源集聚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它主要包括城区经济规模竞争力、企业本体竞争力、产业结构竞争力、区位条件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城市环境竞争力、科技文化竞争力、人才资源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等几个方面。本质上,城区核心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一样,都属于区域竞争力的范畴,是区域社会集聚发展资源和要素,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能力。核心竞争力评价是城区核心竞争力研究的重要内容。课题组以
文献条码 索书号 状态 所属分馆 所在馆 馆藏地点 架位号 单价 套价 入库日期 操作
CX024637 F127.653/0749 在架 苍溪县图书馆 苍溪县图书馆 期刊阅览室 CNY45.00 CNY45.00 2019-10-28 登录
订购年份 验收类型 验收期数 验收数量 验收日期
未找到数据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5450
005 __ 20200527154245.0
010 __ ■a978-7-5097-2914-4■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1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深圳龙岗区核心竞争力报告■f杨刚勇, 杨友国, 王质战, 肖湘珍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1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城区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城区,依据所在城市赋予自身的主体功能定位,依托所在城市更大范围的竞争影响力,选择性地在产业、人才、科技、文化、城市环境等竞争力要素方面不断打造和积累优势,形成相对于其他同类型城区更强的资源集聚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它主要包括城区经济规模竞争力、企业本体竞争力、产业结构竞争力、区位条件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城市环境竞争力、科技文化竞争力、人才资源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等几个方面。本质上,城区核心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一样,都属于区域竞争力的范畴,是区域社会集聚发展资源和要素,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能力。核心竞争力评价是城区核心竞争力研究的重要内容。课题组以经济规模竞争力、产业结构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城市环境竞争力、科技文化竞争力与对外开放竞争力为7个一级指标,进一步构建了50个核心竞争力二级评价指标。并通过德尔菲法,以专家问卷方式对各个指标进行重要性打分,以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个指标的相对权重。从指标权重来看,该指标体系存在特定的评价导向:一是重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二是产业结构中又重视高新技术产业与高端服务业发展;三是强调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追求低能耗产业集聚。课题组选取了沿海发达地区十一个具有代表性城区(市)作为样本地区。在收集各个样本地区整体指标体系数据的基础之上,通过数学建模,计算出各个样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评价得分及其排序结果:总体评价结果方面,深圳福田区核心竞争力评价综合得分排名第一位,排名第二位的是苏州昆山市,第三位是深圳南山区,第四位是深圳宝安区,第五是深圳龙岗区,排名第六到十一位的依次是广州萝岗区、东莞市、无锡江阴市、佛山顺德市、杭州萧山区、广州番禺区。从评价得分来看,排名第二、三、四位的昆山、南山与宝安,三者之间的得分差距极其微弱,并非如竞争力排序那样泾渭分明,几乎处于同一档次。深圳市所辖的四个区核心竞争力普遍较高,全部排进了前五位,这也充分体现了评价指标体系所蕴涵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高端服务业,加强对外开放的导向性。昆山由于靠近上海,接受了大量的上海辐射效应,其核心竞争力在各个方面都相对靠前;而萝岗作为广东最早的国家级开发区,主打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以及国际生物岛,在产业结构与科技竞争力方面较强,综合排序也相对靠前。相比之下,江阴、顺德、萧山、番禺这些长三角、珠三角的发达区市,虽然在经济发展总量与富裕程度方面并不逊色,但其主导产业基本上集中于中低端制造方面,相对缺乏科技含量与高端特征,主打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开放性特征不明显,故而其核心竞争力排序相对靠后。总体上,龙岗区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其竞争力综合排序位列十一个样本地区的第五位,但仍是深圳参与评价四城区中最弱的一区。从其竞争力强项来看,近一半的GDP来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使得龙岗的产业结构竞争力仅次于以高新科技产业见长的南山区,单项竞争力排序位列所有样本地区的第二位;而占GDP比重高达11。04%的研发与试验经费投入,也使得龙岗区的科技文化竞争力仅次于更加重视政府科技投入的广州萝岗区与苏州昆山市,单项排序位列第三位。可见,产业结构与科技文化竞争力是龙岗区核心竞争力的两大亮点所在,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区内龙头企业——华为之于龙岗经济的重要价值。此外,由于龙岗区的就业形势较好,且区内企业在政府创新服务能力等方面给予肯定评价,政府管理竞争力也是其核心竞争力强项之一。从其竞争力弱项来看,首先,不论是道路铺装密度,还是规模偏小的客货运总量,以及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电力供应不足,都反映了龙岗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滞后,无形之中放大了龙岗的区位弱势,使得龙岗区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在所有样本地区最后一位。其次,由于城市建设缺乏高水平的商务环境配套与高质量的生活环境配套,有限的城市资源又在缺乏中心的散式布局中无法发挥集聚效应,导致龙岗区城市环境竞争力偏弱,单项竞争力排序倒数第二。再者,在华为等巨型龙头企业的光芒之下,龙岗区的产业与科技竞争力仍然存在一些“灯下黑”现象。一方面,大中型规模企业数量较小,上市企业偏少,形成了“T”形企业规模结构,不利于龙岗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与规模成长性,需进一步朝着纺锤形结构方向优化;另一方面,龙岗区的科技竞争力基本上源自华为的科创支撑,其他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薄弱,尚未形成稳定、多元化、高水平的企业创新群。作为深圳最主要的两个产业大区,龙岗与宝安存在太多的相似之处,二者的竞争与合作也将是深圳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测评,不难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的部分差异。在经济规模、基础设施、区位条件与对外经济方面,宝安的核心竞争力都明显强于龙岗;而龙岗则因为区内龙头企业的强大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压阵,在产业结构与科技文化竞争力方面强于宝安,政府管理也相对更为积极主动。这种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差异,实际上也预示了龙岗与宝安应该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大物流、大资源、大市场、大规模的通道经济、流量经济是宝安先天区位与较好发展基础所决定的发展模式,龙岗应避免在规模优势与外向经济方面与宝安竞争或跟随,而应另辟蹊径,创新超越,以国际化为战略方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政府积极作为为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环境优化为突破口,走一条规避区位限制,发挥自身优势的低碳、先进、创新型的集约化发展道路。2011年8月,深圳(龙岗)举办了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或“大运”)。大运会是龙岗一个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意味着“让世界了解龙岗”。大型体育会展对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全面提升区域社会核心竞争力。世界各大城市都在投入大量资金,竞相争办奥运会、世界杯、世博会等大型体育会展。也正是得益于大运会的举办,龙岗区经济社会在过去的四年中取得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城区核心竞争力得以全面提升。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焕然一新,产业结构调优调高,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牌精彩呈现,市民精神锤炼升华,国际知名度“新军突起”。根据战略环境SWOT分析,我们提出后大运时期龙岗区发展总体战略和定位,概括为:建设“三个名城”。具体说就是,用十年时间,前五年为第一阶段,后五年为第二阶段,将龙岗区建设成新兴产业名城、体育休闲名城、低碳智慧名城。建设新兴产业名城,就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聚集和培育一大批名企、名店、名牌,促进上市企业、品牌集群发展壮大。到2015年,GDP达到2650亿元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55%以上;力争上市企业增至50家;省级以上品牌增至50个。2020年GDP达4000亿元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上市企业达100家,省级以上品牌达100个。建设体育休闲名城,利用“大运中心”和深圳第二会展中心的集聚效应,打造“体育商圈”,同时利用大鹏半岛打造“休闲商圈”。实现“两圈”在人员、资本、产业等方面的互动联用。加大国际营销力度,实现“两圈”与“香港休闲之都”、澳门“博彩之都”之间的积极互动,加强三地游客资源的共享与联动,提升体育休闲名城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体育休闲产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20%,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3。71%提升到2015年的5。7%,2020年达到10%以上。接待境内外游客,从2010年的1037万增至2015年的1500万(其中境外游客150万)人次,2020年达到2000万(其中境外游客300万)人次。建设低碳智慧名城,主要依托中欧低碳城建设,引进世界著名大学和知名科研院所等世界级技术中心,抢占第三次绿色经济发展机遇,抓住建设碳交易所机遇,抢占碳金融制高点,成为全国低碳技术标准中心、研发中心、实践中心、输出和推广中心,成为“低碳之都”。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现代化、数字化和网络化,让人与人、物与物更智能,市民生活越来越便捷。2015年,实现绿色GDP200亿元,财政收入20亿元;2020年,绿色GDP达到1000亿元,财政收入80亿元,万元GDP碳排放量低于0。22吨,低碳、知识经济比重达到50%以上。最后,根据龙岗区三大发展定位,应从资源整合能力、服务配套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提升龙岗区核心竞争力。其重点实施战略主要包括:以基础设施补课工程改善区位条件,以重大区域项目集聚高端资源,以社区经济转型升级优化资源存量,以高端服务业发展完善城市商务功能,以民生为重点提升城市生活环境,以自主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上市和品牌战略打造企业长远发展力,以人才强区工程构筑区域人才高地八个方面。
606 0_ ■a区(城市)■x区域经济■x核心竞争力■x研究报告■y深圳市
606 0_ ■a区域经济
606 0_ ■a核心竞争力
606 0_ ■a研究报告
606 0_ ■a深圳市
690 __ ■aF127.653■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7900602
905 __ ■bCX024637■dF127.653■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