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24113 |
F127.1/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期刊阅览室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4926
005 __ 20200527154220.0
010 __ ■a7-80149-893-3■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03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310000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2003年■i中国首都发展报告■f景体华, 于秀琴, 蒋力歌编著
210 __ ■a北京■c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d2003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言前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这个角度来看,北京处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之上。2001年全国年人均GDP超过900美元;城乡居民年收入接近500美元。早在1992年,北京年人均GDP就已经达到822美元。在以后的十年中,北京年人均GDP又提高了2。75倍,超过了3000美元。但是,我们十分清醒地意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更为深邃的内涵: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这方方面面来说,北京人仍然任重而道远。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后,北京经济运行都有一些什么样的规律?处在这样一个阶段的北京人应如何面对北京的实际,落实这一宏伟目标?一些作者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讨。关于北京离全面小康社会还有多远;关于北京在达到人均GDP3000美元之后如何加快提高经济总量,如何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关于如何进行北京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扩大有效需求,支持北京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关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问题;关于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问题;关于北京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可行性问题。这些都是北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理性思考是这本蓝皮书的主旋律。但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和实践需要相比,仍然有差距。我们作为北京市情的一支分析研究队伍,深感今后肩负分量之重。这部北京蓝皮书,从1993年诞生第一本研究报告开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这十年是北京快速发展的十年。与这种快速发展相伴随的是大变化。本书从动态上反映了这种发展和变化,分析了这种发展和变化,总结和归纳了其中的特点与规律,以研究者的理性预测了这种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提出了应对方方面面问题和挑战的对策建议。
517 1_ ■a中国首都发展报告
606 0_ ■a地区经济■x经济发展■x经济预测■x研究报告
606 0_ ■a经济发展
606 0_ ■a经济预测
606 0_ ■a研究报告
690 __ ■aF127.1■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2967803
905 __ ■bCX024113■dF127.1■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