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23567 |
F121.3/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期刊阅览室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4380
005 __ 20200527154155.0
010 __ ■a978-7-5097-2882-6■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1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h2012No.2■f郭朝先, 白玫, 张其仔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1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2)No。2》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最新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全书包括四部分。总报告分析了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结构。中国已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是否会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总报告力图在分析了中国产业竞争力走势和结构的基础上,对此作出科学的回答。综合篇分析了中国2011年的产业竞争力变化,对2012年中国产业竞争力的走势进行了展望,并运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对各省、56个地区和44个园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估。此篇还对结构变化对减排的影响和碳关税对工业增长与就业的影响进行了评估。产业篇和地区篇重点分析各个产业和地区的低碳竞争力。产业篇分析了12个碳密集度高的行业的竞争力变化和低碳竞争力的情况。地区篇用市场占有率、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碳生产率对各地的产业竞争力新变化和低碳竞争力进行了测评。主要发现:1。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存在结构性缺陷,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的经济低迷、美国对人民币升值的不断施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了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难度。2。东部地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中部地区有所提升,东北和西部地区城市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现象较普遍。3。中国的碳生产率仍要低于发达国家。横向比较,南部沿海和长三角是碳生产率最高的地区,而西北和东北地区是碳生产率较低的地区。4。中国完成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措施包括:提高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生产率;进一步提升中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推进中高技术产业的进口替代;加强服务业、创意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链建设,提高其竞争潜力。关键词:产业竞争力 碳生产率 中等收入陷阱
606 0_ ■a产业■x市场竞争■x研究报告■y中国■x2012
606 0_ ■a市场竞争
606 0_ ■a研究报告
606 0_ ■a中国
606 0_ ■a2012
690 __ ■aF121.3■v4
690 __ ■aF124.5■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1037874
905 __ ■bCX023567■dF121.3■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