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21977 |
D676.58/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期刊阅览室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2790
005 __ 20200527154041.0
010 __ ■a978-7-5201-2396-9■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8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当代港澳研究■h2017年 第3辑,总第56辑■f陈广汉, 黎熙元,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广东省『理论粤军』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8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日。20年来,香港“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诱发了我们理论研究工作者不断深入地进行“审视”与“反思”。我有幸在2014年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香港社会思潮分析与有效引导的对策研究”,多年来,我和课题研究团队的各位同人围绕“香港社会思潮”和“香港人心回归”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研究。下面四篇文章是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在这里呈现出来,作为对香港回归20周年的一点献礼。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从2011年起,组织科研团队开始有关“香港主流意识(形态)”研究的工作。《近年“香港社会思潮”问题研究述评》一文,围绕“香港社会思潮”问题的研究意识、研究问题、研究视角、研究的初步结论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和回归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找出了下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对“香港公民民族主义”理论的审视与批判》一文分析和批判了香港大学《学苑》鼓吹的“香港公民民族主义”,指出它们企图凭借“公民民族主义”整合“本土派”和“泛民派”,将其建构成为“港独”的理论基础的政治目的,论述了“香港民族论”和“香港公民民族主义论”的不合理性、非法性与危害性。《香港国家认同理论、功能与路径探析》一文认为,探索建构香港国家认同的现实路径成为“一国两制”实践的迫切任务。建构香港国家认同需要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满足共同的利益诉求;其次是完善“一国两制”配套机制;最后是建构一套共享的符号体系与意义系统。20年来,香港的“一国两制”的实践拓展了人们关于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视野,开阔了我们对治理“中国”方式的思考,丰富了我们对社会思潮(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的理解,深化了我们对“一国两制”理论的认识,以上四篇文章是我们研究这些问题的些许心得。愿我们的这几篇文章能为该领域研究再添砖加瓦,为后30年香港“一国两制”实践的顺利发展助一把推力。
606 0_ ■a香港社会■x澳门社会■x研究报告■x社会研究报告
606 0_ ■a澳门社会
606 0_ ■a研究报告
606 0_ ■a社会研究报告
690 __ ■aD676.58■v4
690 __ ■aD676.59■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9639379
905 __ ■bCX021977■dD676.58■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