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21761 |
D669.6/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期刊阅览室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2574
005 __ 20200527154031.0
010 __ ■a978-7-5097-5276-0■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6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中国老年人生活成本研究■f徐丽萍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6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本书尝试对中国老年人的生活成本进行估计,目的是为制定精确的、针对老年人特点的福利标准提供参考,以期为细化国家老年福利政策,将老年福利政策由粗放决策向科学决策过程转变提供理论和数据分析的依据。中国超过1。7亿老年人口能否获得基本收入和生活支持成为中国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但针对老年人的福利政策往往采取统一标准,缺少对老年人特点和老年人生活成本全面、系统的了解,缺乏科学决策的基础,针对性较差,瞄准的精度不够,越来越需要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上的科学化的老年福利政策。衡量老年人福利状况的重要标准是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这就需要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成本有多高。而目前,中国缺乏对老年人生活成本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科学的测算研究,本研究试图填补这一项基础工作的空白。与国外养老模式不同的是,中国的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养老,老年人的生活成本并不明确,很多照料方面的成本被家庭消化。这一部分成本并未被充分意识到,更没有被测算过,不仅影响了老年人家庭的生活水平,而且增加了其陷入贫困的风险。为此,本书借鉴国外研究并结合中国养老模式的特点,认为老年人生活成本的研究和测量应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老年人日常生活成本,二是老年人失能额外生活成本,二者结合起来就是老年人的总生活成本。在此基础上,本书运用生活水平法对老年人失能额外生活成本进行估计,运用直接支出法测算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成本。本书通过对老年人生活成本进行测算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从样本数据看,2006年老年人的平均日常生活成本为6349元,其中城市老年人的平均日常生活成本为9385元,农村为3288元,城市是农村的2。85倍;②老年人的生活成本是家庭人均生活成本的1。2倍左右;③限定其他条件,家庭类型为独自居住、年龄为60~69岁的男性老年人失能额外生活成本为6037元,相同条件的女性老年人失能额外生活成本为5972元;④家庭类型对老年人失能额外生活成本影响较大,尤其是独自居住的老年人失能额外生活成本普遍高于其他家庭类型的老年人;⑤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失能额外生活成本也不断增加,独自居住的高龄老年人的生活成本更高,老年人生活成本与其收入、家庭经济状况以及获得的公共服务仍然存在差距。针对上述结论,本书提出了以下主要政策建议:第一,将失能纳入老年人政策干预范畴,降低失能老年人陷入贫困的风险;第二,加大社会救助的筹资力度,弥补老年人生活支出的不足,并在减贫和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中考虑老年人的额外支出,有效地提高我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第三,中国新阶段养老保障政策要与针对老年人的减贫战略结合起来,为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需要建立多维度瞄准贫困、统筹减贫的战略体系,完善减贫、养老保障、老年照料政策体系。
606 0_ ■a老年人■x生活成本■x研究报告■x人口老龄化■x生活水平
606 0_ ■a生活成本
606 0_ ■a研究报告
606 0_ ■a人口老龄化
606 0_ ■a生活水平
690 __ ■aD669.6■v4
690 __ ■aF126■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8046216
905 __ ■bCX021761■dD669.6■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