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21586 |
D669.3/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期刊阅览室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2399
005 __ 20200527154022.0
010 __ ■a978-7-5097-5138-1■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3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中国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供给■f任宗哲, 卜晓军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3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本书立足于对改善民生、促进公平与效率这一中国经济和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将我国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供给作为研究对象,以制度安排为研究的切入视角,客观分析了我国公共服务城乡供给不均等的现状,揭示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制度因素与政策原因,并结合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以及我国的国情、社情、民情,从制度设计和创新的角度,提出了实现我国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目标的相关制度选择。全书以制度分析方法为基本研究方法,按照理论分析、现实研究、对策研究的逻辑,分三部分对这一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理论分析部分,依据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对涉及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供给的相关概念、基本问题等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有关分析工具,对制度安排与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供给的关系、制度供给对实现这一目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建立了我国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供给的制度分析三维框架。在现实研究部分,围绕制度变迁和制度演进,从历史、现实、比较三个层面,对我国公共服务城乡非均等化供给的制度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揭示了形成这一问题的制度根源。在对策研究部分,依据建立的制度分析的三维框架,围绕制度供给和制度均衡,从正式制度选择、非正式制度创新和制度环境优化三个方面,对我国实现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目标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安排设计和政策建议。本书的研究结论是:公共服务均衡供给是政府财力与制度安排相结合的产物,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在城乡之间严重不均,是历史上和现实中一系列有失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实现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供给目标,要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政府财力,更重要的是加强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形成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相关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以及体制、机制等制度运行环境的优化。
606 0_ ■a社会服务■x城乡差别■x研究■y中国
606 0_ ■a城乡差别
606 0_ ■a研究
606 0_ ■a中国
690 __ ■aD669.3■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3526829
905 __ ■bCX021586■dD669.3■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