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20903 |
D631/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期刊阅览室 |
|
CNY45.00 |
CNY45.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2020001716
005 __ 20200527153951.0
010 __ ■a978-7-5097-6938-6■d45.00
100 __ ■a20200527d2015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h2015■f张洁编著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5
215 __ ■a页■c图表■d
330 __ ■a2014年,影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主要大国关系呈现不同的特点:一是中美关系竞争性的一面凸显;二是中日关系持续处于“冰河期”,虽然年底双方达成四点原则共识,但结构性矛盾短期难以解决;三是俄罗斯被迫转向亚太,加快与中国的战略协调与合作;四是印度新政府对华实施经济上合作、战略上平衡的双轨政策,中印合作关系稳定而有限度。海上安全仍然是周边形势中的聚焦点。一方面,钓鱼岛处于中日对峙的僵局,中韩在黄海海域出现低烈度的渔业执法纠纷,南海摩擦多方位爆发,共同构成影响地区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有关地区安全,尤其是海上安全的一系列新观念的提出、新协议的签署以及新共识的达成,都开始为中国构建新的海洋秩序奠定基础,丰富内容。“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的一项对外大战略,已经从提出倡议步入务实推进阶段。这一战略首先在经济合作领域发力,以互联互通为支撑基础,以周边国家为起点和重点,先后宣布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周边国家对此做出不同回应,有积极欢迎与参与的,也有怀疑与观望的,还有抵制甚至是破坏的。综合安全与经济双维度的发展,可以看到,2014年,中国引领与塑造周边的能力与意愿显著提升,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核心的经济战略、以掌控海上问题为核心的安全战略双轨并行,中国周边大战略呼之欲出。这是本年度周边安全形势最突出的特征。2015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至少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来自美日及其同盟体系对中国崛起的战略挤压;二是管控海上安全,构建海洋新秩序;三是推进“一带一路”以及应对相关的外部压力。作为一项国家大战略,“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取决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增信释疑,取决于寻求与各方的利益汇合点和战略对接,也取决于大国间的博弈与合作。本评估报告共分为四个版块,包括总篇、“一带一路”与大国因素、“一带一路”与区域因素,以及“一带一路”与热点问题。总篇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一带一路”进行了理论性的分析阐述,包括战略定位、内涵和实施路径等。二是总报告,对本书的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首先回应了上年度评估对2014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预测,其次对比研究了中国周边四组大国关系的变化与特点,分析了南海问题、非传统安全发展的新趋势,再次,重点归纳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现状、主要大国和各次区域对“一带一路”的回应、战略对接以及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本报告对2015年的周边安全形势作出了预判。第二个版块是“一带一路”与大国因素。报告选取了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印度四个国家,分别研究了它们的亚太战略、对华关系以及对“一带一路”的看法与回应。第三个版块是“一带一路”与区域因素。报告分别考察了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四个次区域,一方面是对各区域在2014年度的安全形势进行分析,二是评估各区域内的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回应、战略对接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第四个版块是“一带一路”与热点问题。报告选择了三个功能性议题,即非传统安全、南海问题、投资的环境整治风险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考察了推进“一带一路”面临的主要安全挑战以及中国的应对之策。
606 0_ ■a一带一路■x国际形势■x国家安全■x研究报告■y中国■x2015
606 0_ ■a国际形势
606 0_ ■a国家安全
606 0_ ■a研究报告
606 0_ ■a中国
606 0_ ■a2015
690 __ ■aD631■v4
690 __ ■aD5■v4
856 __ ■u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bookdetail?SiteID=14&ID=3812836
905 __ ■bCX020903■dD631■e0749■f1
906 __ ■d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