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72524 |
S812.9-53/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县图书馆 |
|
CNY78.00 |
CNY78.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
001 __ CAL 012015111396
005 __ 20150929125251.2
010 __ ■a978-7-5097-7425-0■dCNY78.00
099 __ ■aCAL 012015111396
100 __ ■a20150729d2015 em 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草原生态与人文价值■Acao yuan sheng tai yu ren wen jia zhi■e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三十年■d= 30 years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h on China's herding areas■f陈祥军主编■zeng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5
215 __ ■a14, 285页■c图■d24cm
225 2_ ■a民族与社会丛书■Amin zu yu she hui cong shu
330 __ ■a本书汇集了2011年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举办的“草原生态与人文价值: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三十年”学术会议中的20篇论文,研究区域涉及新疆、内蒙、青海、四川、西藏等牧区,研究内容涉及五个主要专题:一是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理论与经验;二是草原生态与社会、文化;三是草原生态与牧区经济发展;四是游牧社会与农耕社会;为鼓励从事草原牧区研究的年轻学者,我们特别设立了第五个主题:青年研究生论坛。
333 __ ■a适用于牧区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研究人员及相关读者。
410 _0 ■12001 ■a民族与社会丛书
510 1_ ■a30 years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h on China's herding areas■zeng
517 1_ ■a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三十年■Azhong guo mu ou ren lei xue yan jiu san shi nian
606 0_ ■a牧区■Amu ou■x社会人类学■y中国■j文集
606 0_ ■a牧区■Amu ou■x文化人类学■y中国■j文集
690 __ ■aS812.9-53■v5
690 __ ■aC912.4-53■v5
701 _0 ■a陈祥军■Achen xiang jun■4主编
801 _0 ■aCN■b北京图书大厦有限责任公司■c20150729
905 __ ■bCX072524■dS812.9-53■e0749■f1
906 __ ■d78.00
920 __ ■a211030■z1
《草原生态与人文价值: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三十年》汇集了2011年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举办的“草原生态与人文价值: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三十年”学术会议中的20篇论文,研究区域涉及新疆、内蒙、青海、四川、西藏等牧区,研究内容涉及四个主要专题:一是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理论与经验;二是草原生态与社会、文化;三是草原生态与牧区经济发展;为鼓励从事草原牧区研究的年轻学者,特别设立了第四个主题:青年研究生论坛。主编陈祥军希望通过《草原生态与人文价值: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三十年》的出版,能够让广大关注草原和牧区的社会各界人士了解研究牧区的专家学者们的真知灼见,并希望推动各高校及科研单位在牧区研究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陈祥军,本科(2000)、硕士(2007)、博士(2010)分别就读于新疆师范大学外语系、新疆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学专业、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人类学专业。现就职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边疆民族宗教问题研究团队研究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人类学、牧区社会及影视人类学,专著《回归荒野:准噶尔盆地野马的生态人类学研究》,并先后在《开放时代》《内蒙古社会科学》《新疆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