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CX059741 |
Q14-05/0749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县图书馆 |
|
CNY59.00 |
CNY59.00 |
2019-10-2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
001 __ CAL 012013090792
005 __ 20130924102528.6
010 __ ■a978-7-5097-4537-3■dCNY59.00
099 __ ■aCAL 012013090792
100 __ ■a20130802d2013 em 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ak a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生态社会学■ASheng Tai She Hui Xue■d= Ecological sociology■f秦谱德, 崔晋生, 蒲丽萍著■zeng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3
215 __ ■a309页■c图■d24cm
225 2_ ■a现代社会学文库■AXian Dai She Hui Xue Wen Ku■h第二辑
320 __ ■a有书目 (第307-309页)
330 __ ■a本书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生态文明科学知识体系,突破了以往理论界以生产力状况划分社会形态的理论框架,揭示出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是决定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和因素,以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状况划分社会形态,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社会作为社会文明形式的第四个形态进行研究,从而继承和发展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410 _0 ■12001 ■a现代社会学文库■h第二辑
510 1_ ■aEcological sociology■zeng
606 0_ ■a生态学■ASheng Tai Xue■x社会学
690 __ ■aQ14-05■v5
701 _0 ■a秦谱德■AQin Pu De■4著
701 _0 ■a崔晋生■ACui Jin Sheng■4著
701 _0 ■a蒲丽萍■APu Li Ping■4著
801 _0 ■aCN■bNMU■c20130802
905 __ ■bCX059741■dQ14-05■e0749■f1
906 __ ■d59.00
920 __ ■a211030■z1
920 __ ■a215010■z1
920 __ ■a211260■z1
920 __ ■a26102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