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510824000121616 |
H136/8013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永宁镇分馆 |
|
CNY16.80 |
CNY16.80 |
2019-10-28 |
登录 |
C018222 |
H136/7722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白鹤乡古泉村服务点 |
|
CNY16.80 |
CNY16.80 |
2020-07-02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oam2
001 __ 0011024722
005 __ 20100712202205.0
010 __ ■a9787807624899■dCNY16.80
100 __ ■a20080717d2008 em y0chiy011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220000■2GB2260
105 __ ■ay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明道■9ming dao■f陶伯华编著
210 __ ■a长春■c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d2008.05
215 __ ■a166页■d26cm
225 2_ ■a中华文化警世格言
327 0_ ■a(一)天演之道■a天道远,人道迩■a道象帝之先■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a道者,万物之主■a道无所不在■a天行有常■a道法自然■a道常无为而无不为■a道功成不名有■a(二)辨证之道■a一阴一阳之谓道■a反者,道之动■a弱者,道之用■a无者,道之本■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a道无常操■a天地之道,物盛则衰■a成功之道,赢缩为宝■a(三)德性之道■a天命靡常,唯德是辅■a立人之道在仁义■a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a盗亦有道■a人能弘道,非道弘人■a富贵要以道得之■a君子学道则务本■a邦无道,富且贵矣,耻也■a天下无道,以身殉道■a(四)理性之道■a道,理之者也■a“三表”参验之道■a正其道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a道隐于小成■a道体常而尽变■a有道之士,必礼必知■a(五)诗性之道■a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a天地有大美而不言■a大乐与天地同和■a古之得道者,所乐非穷达也■a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a(六)治国之道■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a治大国,若烹小鲜■a仁义乃治国之本■a治国之道,必先富民■a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a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a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a兵道为■a道生法■a安国之道,先戒为宝■a是而不用,非而不息,乱亡之道也■a(七)治心之道■a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阙中■a上善若水几于道■a平常心是道■a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a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a心不清则无以见道■a(八)治身之道■a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a阴阳者,生杀之本始■a养性之道在适度■a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a功遂身退,天之道也■a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a附赠中外名人名言
330 __ ■a《中华文化警世格言》分六个分册。《明道》揭示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范畴,《尚德》展示的是中华文化的主导价值,《智慧》显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道、德、智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构成要素。后三个分册中,《立志》为成事之首,《劝学》是成才之基,《践行》是成功之本,志、学、行正是人生不可缺一的三大构成环节。在讲解中既介绍每条格言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又联系现实的国情、世情、人情,阐述它的警世意义及对人生的启迪作用。对每一条警句格言中的疑难文字,都作出明确的注释,并将古文翻译成白话文。在阐述讲解时,尽可能引用相应的历史典故与现代案例,同时配以精美的插图,以适应“读图时代”广大读者的需要。各个分册,按照所编格言的不同内涵特色,或突出哲理,或重在叙事,或夹叙夹议。其中相当一部分千字文,可以作为语文中考、高考的参考范文。 本书为丛书之《明道》,揭示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范畴。
461 _0 ■12001 ■a中华文化警世格言
606 0_ ■a格言■y中国■x汇编
690 __ ■aH136■v4
701 _0 ■a陶伯华■9tao bo hua■4编著
801 _0 ■aCN■b91MARC■c20130904
905 __ ■b510824000121616■dH136■e8013
906 __ ■d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