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H00377744 |
F812.7/0143 |
在架 |
苍溪县图书馆 |
苍溪县图书馆 |
总馆特藏书库 |
|
CNY98.00 |
CNY98.00 |
2018-10-26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CAL 012019011378
005 __ 20190218100207.2
010 __ ■a978-7-5201-3330-2■dCNY98.00
099 __ ■aCAL 012019011378
100 __ ■a20190214d2018 ekm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ak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中国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债务分析报告■Azhong guo di fang zheng fu yu rong zi ping tai zhai wu fen xi bao gao■d= Debt analysis of China's local government and it's financing vehicles■f毛振华, 闫衍主编■zeng
210 __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8
215 __ ■a543页■c图■d24cm
330 __ ■a本书从不同角度测算了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规模,并分区域估算了全国30个省份债务风险,其中,融资平台是隐性债务的主要载体。在当前的形式下,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需要妥善处理好融资平台债务与融资平台转型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本书进一步提出融资平台转型的路径及原则等。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随之放缓。从2014年修订预算法到同年43号文的发布,再到债务限额管理、债务置换、切割各类融资平台,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和管理机制不断规范,总体债务风险可控;但隐性债务增长较快、地方政府债务的区域风险以及违法违规担保融资等问题依然突出;在这种背景下,研究隐性债务规模及其构成,对于提高债务管理的透明度、更好地防范和化解潜在地方债风险等,对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33 __ ■a政府相关部门工作者,地方财政、融资、债务管理、风险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学者、研究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对此感兴趣的读者
510 1_ ■aDebt analysis of China's local government and it's financing vehicles■zeng
606 0_ ■a地方财政■Adi fang cai zheng■x融资■x风险管理■x研究报告■y中国
690 __ ■aF812.7■v5
701 _0 ■a毛振华■Amao zhen hua■4主编
701 _0 ■a闫衍■Ayan yan■4主编
801 _0 ■aCN■bWHUTL■c20190218
905 __ ■bH00377744■e0143■dF812.7■f1■aTSG
906 __ ■d98.00
920 __ ■a24212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