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旅行/(法)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著
标准编号:7-02-001999-4   
主要著者:莫泊桑  mo bo sang   Maupassant    
次要著者:郝运  hao yun   王振孙  wang zhen sun   
出版信息:       
载体形态:244页 : 画像 ; 19cm
价格描述:CNY6.90
主题词: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法国  近代  
相关资源:
 

内容摘要

我作过朱利埃特夫人歌唱的这种传统的爱情旅行;今天早上,我在这本书里,重新又找到了所有那些依旧是无比亲切的地方,曾经使我真正感到幸福的那些绝无仅有的地方;我的心颤栗,急速跳动,支持不住。三十年后重新读到他从前向我说的那些话,我觉得这美好的过去又重新开始了……我听见了他的声音,我看见了他的眼睛。
文献条码 索书号 状态 所属分馆 所在馆 馆藏地点 架位号 单价 套价 入库日期 操作
510824000023985 I565.4/4437 在架 苍溪县图书馆 苍溪县图书馆 总馆流通库 CNY6.90 CNY6.90 2017-03-10 登录
订购年份 验收类型 验收期数 验收数量 验收日期
未找到数据
000        
001 __ 01CN00146801@CSLN
005 __ 20100107183038
010 __ ■a7-02-001999-4■dCNY6.90
100 __ ■a20091125d        ekmy0chiy012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
105 __ ■aak   z   000ay
106 __ ■ar
200 1_ ■a新婚旅行■f(法)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著■g郝运,王振孙译■9xin hun lu^ hang
210 __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1995
215 __ ■a244页■c画像■d19cm
225 2_ ■a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全集■9mo bo sang zhong duan pian xiao shuo quan ji
330 __ ■a我作过朱利埃特夫人歌唱的这种传统的爱情旅行;今天早上,我在这本书里,重新又找到了所有那些依旧是无比亲切的地方,曾经使我真正感到幸福的那些绝无仅有的地方;我的心颤栗,急速跳动,支持不住。三十年后重新读到他从前向我说的那些话,我觉得这美好的过去又重新开始了……我听见了他的声音,我看见了他的眼睛。
461 _0 ■12001 ■a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全集
510 1_ ■aVoyage de noce
606 0_ ■a中篇小说■j选集■y法国■z近代
606 0_ ■a短篇小说■j选集■y法国■z近代
690 __ ■aI565.4■v4
701 _0 ■a莫泊桑■c(法国)■f(1850~1893)■4著■9mo bo sang
701 _1 ■aMaupassant■bGuy de ■4著
702 _0 ■a郝运■4译■9hao yun
702 _0 ■a王振孙■4译■9wang zhen sun

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

一、评价

屠格涅夫认为他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托尔斯泰认为他的小说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他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不是按照他所希望看到的样子而是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看事物”,因而“就能揭发曝露事物,而且使得人们爱那值得爱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左拉:他的作品“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彩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恩格斯:“应该向莫泊桑脱帽致敬。”

二、生平

莫泊桑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母亲出身并非名门望族,但是是殷实的资产阶级家庭,聪慧绝伦、温文尔雅,通晓四、五种外语,酷爱文学艺术,与福楼拜是莫逆之交。莫泊桑出生不久,父母因感情不和而分居,莫泊桑跟随母亲,在母亲身边度过了幸福的童年。10岁时,莫泊桑就开始听母亲为他朗读莎翁的作品。莫泊桑不少短篇都是母亲为他提供的题材,即便在他成名以后,母亲仍是他的忠实的读者和直言不讳的批评者。

莫泊桑的父亲偷香窃玉、穷奢极侈,侵吞母亲的财产,以致造成父母间关系的最后决裂。这就是莫泊桑日后写了大量以父母离异而造成家庭悲剧为题材的短篇小说的原因。

13岁母亲将他送进一所教会学校。没多久因为写了一首爱情小诗,学校当局认为他无心向学、桀傲不驯而将他除名。当年莫泊桑进入鲁昂的高乃依中学,在这他的文学修养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著名诗人和戏剧家路易.布耶成了他的导师,布耶欣赏他的一首诗歌:“人的生命有如船在海上驶过的水痕,慢慢儿远、慢慢儿淡。”另一位严师则是福楼拜。福楼拜着力培养莫泊桑力透纸背的文笔,洞察事理的眼力以及剀切中理的遣词造句的能力。这位大师告诫他:“不论一个作家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去寻找,直到找到了这个词,这个动词和形容词,而决不要满足于差不多。”这两位严师把莫泊桑的学步之作统统当做废纸,禁止他发表。中学毕业前,布耶过世,莫泊桑与福楼拜相处默契,成了忘年交。

1869年莫泊桑通过中学会考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这一时期莫泊桑查阅了形形色色的案例,这些案例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

可惜不到一年时间,普法战争爆发,莫泊桑受爱国主义感染,手持猎枪深入密林展开游击活动。时间虽短,但是印象深刻,此后,他创作了大量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在他一系列描写普法战争的小说中,充分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无能,占领军无耻的荒唐行为、以及一些“残忍”的农民的英雄壮举。他认为这一切都可以归结到一个滑稽可笑的世界恐怖上去。

从1872年起,莫泊桑定居巴黎,为了谋生,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长达数十年,这些经历使他对小职员的生活状况和精神境界有了深刻的认识,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主题。

1874年,莫泊桑在巴黎福楼拜的寓所结识了左拉。后来又通过福楼拜的介绍结识了屠格涅夫。屠格涅夫曾替莫泊桑审读手稿,并鼓励他阅读俄国作家的名著。

1875年,25岁的莫泊桑首次发表小说《人手模型》,杀人犯的手做成的模型竟复活了,而且重又图谋不轨,最后“断手再植”方才平静下来。这篇小说受到福楼拜的批评,告诫莫泊桑不要向壁虚造,而要立足于生活。

1876年左拉、莫泊桑、阿莱克西等人成立了自然主义文学集团,文学史是称其为梅塘集团。莫泊桑倡议每人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写一篇小说,1880年结集出版,是为《梅塘之夜》。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即在其中。这是他公开发表的第一篇重要小说,一举成名。文学生涯自此开始。

莫泊桑的传世佳作大多是在1880-1890这十年间创作的。莫泊桑自1880年起偏头痛的发作日趋频繁,右眼的调节功能全部丧失,心跳紊乱,再加上他放浪形骸,因而宿命论和悲观主义情绪屡见不鲜。自1885年后,他转向长篇小说的创作,六部中除了《一生》外,其他五部都是这个时期的创作。

到了1880年代末期,由于莫泊桑思想上阴郁苦闷与绝望情绪的加强,以及法国文学艺术中颓废倾向对他的影响,不仅他的作品中的批判力量锐减,而且他观察研究社会现象的兴趣也日趋淡薄。